王小燕 作品数:6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两种股静脉过渡期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观察比较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NCC)和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作为过渡期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规律透析、原有的血管通路失功能后行股静脉置管作为过渡期血管通路的6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不同类型的股静脉置管将患者分为NCC组(24例)和TCC组(16例),另选择正常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MHD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的MHD效果评估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尿素清除率(Kt/V)等。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的Hb、ALB、CRP、PTH、P、Kt/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0 d后,NCC组患者的Hb、ALB水平低于TCC组和对照组,而CRP、PTH、P水平高于TC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CC组患者的Hb、ALB、CRP、PTH、P、Kt/V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CC组和NCC组的平均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C组的导管使用时间优于NCC组,导管血栓形成和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低于T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静脉NCC和TCC作为过渡期血管通路都能确保MH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但股静脉NCC对患者贫血、微炎症、营养状态、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等方面的透析效果不如TCC。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股静脉TCC,有利于提高MHD患者的透析效果,减少导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钱慕周 陈澄 范丽花 缪娇 王小燕 于牡 徐成钢关键词:肾透析 股静脉 血液透析穿刺用改良性钝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穿刺用改良性钝针,包括翼状针柄,翼状针柄与针管连接,针管前端斜面呈椭圆状,且椭圆状斜面的最前端与针管背部之间呈钝圆弧形过渡;翼状针柄的表面设置人字型防滑花纹突。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王小燕 吕萍 葛志兰 贾蔚 钱慕周文献传递 实施护理干预减少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l月至2015年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然后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医护沟通、密切监测。结果 70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共160例次,对低血压者采取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调节透析机温度等方案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130例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达20例次,终止透析治疗为10例次,对护理满意100.00%(70/70)。结论血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症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处护理置,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小燕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干预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的特点分析及不同时间段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特点,并观察血液净化方法治疗不同时间段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我院精神科急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的40例患者,根据发现中毒时间的早晚分为早发现组(n=24,中毒时间≤6 h)与晚发现组(n=16,中毒时间>6 h)。观察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各类精神药物的ADR。通过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状态的恢复情况、治愈时间、总体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结果: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患者主要以青中年为主;发生ADR事件最多的药物是利培酮、氯丙嗪和奥氮平。发生ADR最多的是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QT间期缩短等;早发现组意识状态好转速度优于晚发现组(P<0.05),最多3次血液净化治疗后,两组的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早发现组患者治愈时间短于晚发现组(P<0.05)。早发现组血压、白细胞计数、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酐等水平低于晚发现组(P<0.05),而早发现组心率、血氧饱和度、胆碱酯酶等水平高于晚发现组(P<0.05)。结论: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ADR类型较多,早发现早治疗可明显减轻ADR事件,且对其意识状态的恢复、治疗时间的缩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钱慕周 陈澄 王培涓 王小燕 范丽花 于牡 缪娇 宋红兵 徐成钢关键词:血液灌流 精神病药物 急性中毒 药物不良事件 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手术重建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重建术后的血流量、透析充分性和短期并发症。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规律透析、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首次出现失功能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AVF物理检查联合超声评估,观察手术成功率,失功能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瘘血流量、透析充分性、术后短期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术后内瘘震颤和搏动均恢复正常,超声检查内瘘血流量能正常满足血液透析的需要,手术成功率为100%;采用超声评估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3个时间段的内瘘血流量和失功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透析、透析1个月、透析3个月的Kt/V值和失功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手术重建后可立即使用,不影响内瘘的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安全可靠。 钱慕周 陈澄 范丽花 缪娇 王小燕 于牡 徐成钢关键词:手术重建 血流量 透析充分性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对抗生素脑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抗生素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护理对策。方法将50例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意识障碍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血液透析联合灌流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单纯使用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2次左右精神、神经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但对照组改为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2次左右症状也明显改善。结果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尿毒症抗生素脑病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抗生素脑病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精神神经症状、意识障碍的程度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应密切观察透析患者相关的病情变化,以便能及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及相应的护理。 王小燕 钱慕周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抗生素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