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梅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中心血站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损伤
  • 2篇护理
  • 2篇臂丛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损伤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输注
  • 1篇血站
  • 1篇亚群
  • 1篇亚群比例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质控
  • 1篇质控小组
  • 1篇受体
  • 1篇输注
  • 1篇术后
  • 1篇损伤术后
  • 1篇尿路感染
  • 1篇中西医

机构

  • 5篇唐山市中心血...
  • 2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唐山中医医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刘红梅
  • 2篇郑宏明
  • 1篇陈沛林
  • 1篇朱叶珊
  • 1篇陈怡
  • 1篇李志刚
  • 1篇徐春玲
  • 1篇刘倩
  • 1篇王明娜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转化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推拿与西医药...
刘红梅郑宏明李明董俐坤
关键词:小儿臂丛神经损伤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64例臂丛神经损伤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二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另接受包括电刺激、激光照射、电体操疗法以及运动疗法在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方案,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后6个月、1年时随访观察评估二组神经再生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生神经电位比例明显更高,功能恢复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而言,分阶段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有效促进了术后康复,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郑宏明刘倩刘红梅王明娜李志刚朱叶珊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患肢功能康复护理
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337例疗效分析
2008年
何云侠刘红梅徐春玲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膀胱癌尿路感染患者免疫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对膀胱癌患者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和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5例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收治的55例未发生尿路感染膀胱癌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非感染组及对照组,分析各组TLR4、TLR9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M(IgM)、IgG、IgA表达水平;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IL-6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05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63.39%)。感染组及非感染组TLR4、TLR9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IgM、IgG、IgA免疫功能指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非感染组IgM、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CRP、PCT、IL-1、IL-6炎症因子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TLR4、TLR9、CD_(4)^(+)/CD_(8)^(+)、IgM、IgG、IgA、CRP、PCT、IL-1、IL-6指标诊断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60.0%。结论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存在TLRs信号通路活性的增强,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失调,这些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尿路感染及评估病情的参考指标。
陈怡陈沛林吕晓磊杨芳刘红梅
关键词:膀胱癌尿路感染TOLL样受体炎症因子
针对提高血站护理质量的方法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成立质控小组在提高血站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成立血站质控小组,在成立质控小组前(2015年1月~2015年6月)随机抽取360名献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成立质控小组后(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随机抽取360名献血认为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2组献血人员在采血期间一针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献血人员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是99.72%,高于对照组的90.28%(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成立质控小组在提高血站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可明显提升一针穿刺成功率与献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刘红梅
关键词:血站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