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攀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硬化
  • 1篇代偿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失代偿
  • 1篇失代偿期
  • 1篇湿疹
  • 1篇湿疹患者
  • 1篇体感
  • 1篇替考拉宁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科
  • 1篇皮损
  • 1篇皮损部位
  • 1篇微生物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培养

机构

  • 6篇濮阳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彭攀
  • 2篇杨雪飞
  • 2篇刘爱玲
  • 1篇焦常锁

传媒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MPP感染患儿140例,均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 140例患儿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82.14%;不同性别、病情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岁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34.38%,明显低于0~3岁和4~7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58.97%,明显低于病程≤7d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于低年龄段(0~7岁)、病程≤7d的患儿。
杨雪飞彭攀焦常锁刘爱玲田培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
503例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梅毒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濮阳市疾控中心性病门诊2008——2012年确诊梅毒病例为调查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该门诊确诊梅毒病例503例,男:女为1:1.53;20-49岁、初中以下、农民(农民工)占比较高,分别为81.11%、68.00%、43.14%,2008——2012年新确诊梅毒年均增长34.72%。结论成年女性、低学历及性活跃人群、农民(农民工)是梅毒防控的重点人群;新确诊梅毒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彭攀
关键词:梅毒
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恩替卡韦)与观察组(100例,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GT、AST、TBIL、HA、LN、CⅣ、hs-CRP、IL-6、MD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患者,可有效减少肝损伤,抑制肝纤维化进程,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整体效果较优。
彭攀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分析湿疹患者皮损部位标本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某中心皮肤科收治的129例湿疹患者(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皮损部位与对照组前臂皮肤实施采样,均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较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模仿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检出率以及菌群总检出率,统计观察组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菌群总检出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8.37%、58.14%,高于对照组的67.74%、6.45%,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11.63%)低于对照组(50.00%)(P <0.05);两组大肠杆菌、模仿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耐药性较高,耐药性> 60%;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呋喃妥因、米诺霉素等十分敏感,敏感性达100%;对大部分药物如克林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等高度敏感,敏感性≥80%。结论 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监测湿疹细菌耐药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彭攀
关键词:皮肤科湿疹皮损部位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濮阳市2018年-2020年1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濮阳市2018年—2020年1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濮阳市2018年—2020年期间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腹腔感染患者140例病历资料,分析其患者病历资料中各标本的病原学检测与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140例腹腔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2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64.00%)和革兰阳性菌20株(占36.00%);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较为敏感(其耐药率分别为6.67%、0.0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具有极高的敏感率(达100.00%);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及替考拉宁均具有极高的敏感率(达100.00%),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也均达100.00%。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腔感染患者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其对氨曲南等药物敏感率较高,临床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疗效。
彭攀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感染耐药特点替考拉宁氨曲南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查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集的180份符合要求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别采用痰培养、LAMP法进行检测,比较痰培养与LAMP法对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并分析抗感染的治疗情况。结果痰培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18.89%低于LAMP法的43.33%(P<0.05);痰培养革兰阳性菌检出率6.11%低于LAMP法的13.33%(P<0.05);LAMP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11%、7.22%,均高于痰培养的7.22%、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P法病原菌检出率56.67%显著的高于痰培养法的25.00%(χ~2=37.356,P<0.001);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于入院当天即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35例患者初始治疗未覆盖病原体、145例患者初始治疗覆盖病原体;初始治疗覆盖病原体组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时间(14.3±2.9)d、住院时间(14.5±3.2)d均显著的低于初始治疗未覆盖病原体组的(16.0±3.2)d、(18.4±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治疗覆盖病原体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有效率86.21%高于初始治疗未覆盖病原体组的40.00%(P<0.05)。结论 LAMP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效果较痰培养更好,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雪飞彭攀焦长锁刘爱玲田培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