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国兰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丘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1篇蛋白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内科
  • 1篇神经内科重症...
  • 1篇神经鞘瘤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机构

  • 4篇安丘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市黄岛区...

作者

  • 4篇杨国兰
  • 2篇鞠振
  • 1篇王学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大医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出血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因,以便及早预防与治疗该疾病。方法如果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降纤药物、溶栓药物以及能够对血管起到扩张作用的药物,则应立即停用;缓解患者出现的脑水肿,并将颅内压降低。采用一定药物来保护脑细胞,如清除自由基的药物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支持治疗。结果得以治愈的患者有21例,有2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好转,好转的患者为2例,另有2例患者的病情恶化,1例患者死亡。结论因为HI通常不会出现附加临床症状,所以容易被漏诊;对此应为患者定期检查脑脊液,并复查CT。
鞠振杨国兰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生化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安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及时纠正患者水与电解质失衡、退热等)]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DNF、VEGF因子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DNF、VEGF水平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能够促进VEGF、BDNF表达,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杨国兰尹勇张仲荣王学陈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近年来ICU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结果 ICU院内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与消化道;检出病原菌5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年龄>60岁的患者、昏迷状态、留置胃管、尿管、气管插管或切开等因素均为易感因素。结论 ICU患者为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率高,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且经常呈叠加作用,临床应重点防控引发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杨国兰凌静静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50例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9月14日——2012年4月28日我院收治的50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皆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5个月-5年,随访率为96.00%,未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结论对颈部神经鞘瘤患者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防止病情复发,是目前颈部神经鞘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杨国兰鞠振
关键词:颈部神经鞘瘤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