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X线
  • 2篇MRI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实性假乳...
  • 1篇影像检查
  • 1篇影像特点
  • 1篇影像学
  • 1篇肉瘤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实性
  • 1篇实性假乳头状...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技术
  • 1篇头颈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梁俊芳
  • 4篇张新明
  • 3篇肖新广
  • 1篇白星
  • 1篇刘玉珂
  • 1篇张欣
  • 1篇谷梅兰

传媒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低剂量CT图像序列的三维肺实质提取
肺癌是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近年空气污染和雾霾越来越严重,开展肺癌的早期筛查愈来愈紧迫。与X线胸片相比,采用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
梁俊芳
关键词:肺癌低剂量CT图像序列肺结节
CT及MRI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CT、MRI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头颈癌患者30例,采用CT、MRI早期诊断,对其检查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临床检查对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66.7%,CT诊断准确率为93.3%,MRI诊断准确率为96.7%,相较临床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应用CT、MRI均可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用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上官建伟梁俊芳张新明白星
骨肉瘤X线与CT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病骨肉瘤患者30例,均行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分析对骨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X线、CT或MRI诊断骨肉瘤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准确性分别为100.0%、83.33%、96.67%,较X线、CT高,CT诊断瘤骨的准确性为98.67%,较X线、MRI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显示:14例呈成骨性改变,病灶部位骨密度明显升高;6例溶骨性改变,骨质不清晰,内部为高密度;10例混合型改变,骨密度增高,骨质存在明显破坏现象。CT影像显示髓腔内均可见高密度软组织,其中27例骨皮质可见密集筛洞,3例骨质皮变薄。MRI显示30例患者髓内均以肿瘤组织为主,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结论 X线、CT和MRI均可用于临床检测骨肉瘤,其中MRI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的敏感性最高。
上官建伟梁俊芳肖新广张新明刘玉珂
关键词:骨肉瘤影像检查X线磁共振成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CT和MRI)特点。方法选取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均经病理证实,行CT和MRI诊断,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接受CT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2例以囊性为主,1例以实性为主。接受MRI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3例以实性为主。肿瘤边界均较清,包膜完整。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特征,当胰腺内有包膜清晰的囊实性肿块时,实质部分呈程度不同的强化,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需考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
上官建伟梁俊芳刘勇张新明肖新广谷梅兰张欣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MRI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4月因骶尾部疼痛入院就诊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拍摄骶尾骨正侧位DR片和螺旋CT骶尾部扫描,采用MPR技术对CT图像进行重建。结果正侧位DR片显示54例无骨质异常,10例疑似骨折;经螺旋CT及MPR技术重建后,2例疑似骨折,14例骨折,8例肿瘤,1例发育异常。16例骨折或疑似骨折患者中,12例骶骨部周围软组织肿胀,6例有明显骨折线。8例骶尾部肿瘤(经临床病理证实),5例骶骨脊索瘤,骶骨溶骨性破坏,有分叶状软组织肿块,部分周围脏器受压,瘤体内有钙化点;3例巨细胞瘤,骶骨骨质呈皂泡样破坏,周围有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周围结构有推移,与周围正常骨质移行带变窄;1例骶骨神经纤维瘤,相应骶孔扩大,骶前组织肿块,边界清晰。1例发育异常可见骶骨部透亮带。结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可为临床诊治骶尾部病变提供丰富信息。
上官建伟梁俊芳肖新广张新明刘玉珂
关键词:骶尾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多平面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