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造影
  • 3篇造影
  • 3篇肾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误诊
  • 3篇疗效
  • 3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他汀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老年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甲状腺

机构

  • 8篇威海市文登中...
  • 6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威海市妇女儿...

作者

  • 13篇吕爱玲
  • 8篇阮爱兵
  • 2篇连秀娜
  • 2篇时新杰
  • 1篇于军芳
  • 1篇张桂敏
  • 1篇王锦乾
  • 1篇刘黎霞
  • 1篇唐芳刚
  • 1篇方五旺
  • 1篇张朝云
  • 1篇杨俊平
  • 1篇王永
  • 1篇王英芳
  • 1篇黄秀琼
  • 1篇杨洋

传媒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青年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AMI并行急诊PCI患者,分为青年组(≤46岁)与中老年组(>46岁),对两组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进行直接PCI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6.8%,P>0.05);青年组手术并发症(2.6%vs12.6%)、住院天数(8.2±0.9 vs 18.5±2.1)均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心功能恢复较中老年组好(54.2±4.5%vs 46.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3%vs 15.6%)及再住院率(7.9%vs 20.3%)青年组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青年组与中老年组AMI疗效确切,但青年人疗效较中老年人更明显,预后更好。
阮爱兵吕爱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
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吕爱玲时新杰
关键词: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
意速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
2004年
吕爱玲时新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微血管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例被引量:6
2001年
阮爱兵吕爱玲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例报告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治疗作用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①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1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常规治疗(15例)。选取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匹配而冠脉血流正常的22例患者为正常对照组。③结果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胸痛等不适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存在血流缓慢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基础TFC值观察组分别为50.1±15.6、60.2±12.4、55.9±13.8,常规治疗组分别54.1±11.6、58.2±10.4、61.9±14.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1±10.6、20.2±13.4、22±13.8;观察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34.1±12.6、36.2±16.4、33.9±15.8(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FC分别下降至42.1±10.5、45.2±14.3、39.9±11.6(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5),但仍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5)。④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有益。
阮爱兵吕爱玲王锦乾方五旺王永杨俊平杨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慢血流
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性抬高的临床预后意义及两年随访研究
2008年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预后意义。方法入选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92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连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心电图Q波导联是否存在ST段抬高,将患者分为2组,即ST段抬高组(52例),非ST段抬高组(40例)。结果ST段抬高组入院后CK-MB水平[(140±21)U/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90±15)U/L],其他一般临床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心脏超声资料显示,ST段抬高组心功能较差,平均经过2年随访,复查心脏超声,两组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ST段抬高组心脏功能仍较非ST段抬高组差。结论AMI后ST段持续性抬高,与较大面积的梗死、较差的心功能有关,并在随后的2年中,更易发生心室重构。
阮爱兵吕爱玲王锦乾刘黎霞唐芳刚连秀娜于军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随访研究
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32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甲亢亦较常见,由于临床对本症不够重视,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分析如下.
吕爱玲张桂敏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腹泻误诊漏诊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贝那普利片与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2组均使用贝那普利10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尿蛋白、血清TC、LDL-C、HDL-C、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尿蛋白定量、TC、LDL-C、HDL-C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蛋白定量:(1.1±0.6)g比(1.2±0.7)g;TC:(4.9±1.3)mmol/L比(5.9±1.6)mmol/L;LDL-C:(3.2士1.0)mmol/L比(3.7±1.1)mmool/L;HDL.C:(1.12.4±0.21)mmol/L比(0.994±0.35)mmol/L;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贝那普利片能较好地调整血脂、改善血流变、改善肾功能、降低24h尿蛋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吕爱玲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阿托伐他汀钙尿蛋白
二磷酸果糖对心绞痛伴心功能不全者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二磷酸果糖(FDP)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代谢产物,可调节许多代谢过程。外源性FDP可提高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的运动耐量,但对SAP伴有或不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时运动耐量的影响是否相同未见报道,本文对此作一初步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6年9月~1997年8月,从我院收治的SAP患者中选择5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将伴有运动试验禁忌证的除外。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分为左室功能正常组(LVEDP<1.07 kPa)和左室功能异常组(LVEDP≥1.07kPa)。前者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岁±4.5岁,平均LVEDP0.667 kPa;后者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60岁±5.2岁,平均LVEDP2.22kPa。
吕爱玲阮爱兵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心绞痛心力衰竭
螺内酯保护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 5年,合并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并使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6个月,共入选48例患者,随机分成螺内酯干预组(SG组)和对照组(CG组),SG组给予螺内酯25 mg/d,CG组给予安慰剂,干预6个月。每2周监测血钾,每月监测空腹血糖、晨间血压,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结果在干预6个月结束后,两组血糖、血压、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CG组相比,SG组Cys-C及UACR显著下降,GFR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ACEI/ARB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该保护作用不依赖于降糖、降压作用。
刘叶美安民民吕爱玲李南惠蒋佳佳张朝云
关键词:螺内酯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