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洪伟

作品数:42 被引量: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1篇喷管
  • 17篇隐身
  • 13篇气动
  • 11篇航空发动机
  • 10篇二元喷管
  • 9篇红外
  • 6篇推力
  • 6篇发动机喷管
  • 6篇高温部件
  • 5篇动特性
  • 5篇气动特性
  • 5篇轴对称
  • 5篇红外辐射
  • 4篇隐身性
  • 4篇塞式喷管
  • 4篇推力系数
  • 4篇排气
  • 4篇排气系统
  • 4篇轴对称喷管
  • 4篇雷达

机构

  • 28篇中国航空工业...
  • 14篇沈阳发动机设...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42篇邓洪伟
  • 15篇邵万仁
  • 10篇王伟
  • 8篇金文栋
  • 6篇尚守堂
  • 6篇徐速
  • 6篇任利锋
  • 4篇刘友宏
  • 4篇赵春生
  • 4篇杨胜男
  • 3篇贾东兵
  • 3篇陈雷
  • 3篇杜桂贤
  • 2篇叶留增
  • 2篇杨胜男
  • 2篇高家春
  • 2篇唐正府
  • 2篇宁怀松
  • 2篇王伟
  • 2篇单勇

传媒

  • 10篇航空发动机
  • 4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推进技术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心锥气膜冷却结构的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实验被引量:18
2012年
以降低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为目的,针对某型涡扇排气系统构建1/3缩比模型,采用实验的方法比较了中心锥有/无冷却的排气系统喷流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场,验证了中心锥冷却结构能够大幅度降低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尾向红外辐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锥表面在外涵气体冷却下温度降低,同时尾焰核心温度也降低.当涵道比为0.3时,在0°~10°范围内,气膜冷却中心锥体排气系统红外辐射降低24%~32%;在20°~90°范围内,红外辐射强度降低0.8%~2.1%.当涵道比增加到0.8时,0°方向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60%;20°~90°范围内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33%~51%.
单勇张靖周邵万仁尚守堂邓洪伟
关键词:气膜冷却红外辐射中心锥
与飞机融合的单边膨胀喷管排气系统气动和红外辐射特征数值计算被引量:3
2014年
单边膨胀喷管(Single Expansion Ramp Nozzle,SERN)是1种新型的排气喷管,具有可以有效抑制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和雷达反射截面积、后体阻力小、质量轻、增加飞机的敏捷性和可操控性等优点。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红外辐射(CFD/IR)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研究了轴对称喷管、单边膨胀喷管和开缝冷却单边膨胀喷管的排气系统与机身融合后的红外辐射特性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边膨胀喷管大幅度降低了排气系统尾向红外辐射峰值,其降幅达到60%以上,说明了单边膨胀喷管与后机身融合、遮挡内部高温部件,从而降低了尾向红外辐射的卓越红外抑制效果。
单勇陈著尚守堂邵万仁邓洪伟
关键词:单边膨胀喷管红外辐射排气系统航空发动机隐身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被引量:16
2014年
隐身技术是提高军用飞机生存力、作战效能的有效手段。航空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航空发动机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指出了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和管理应重点开展发动机隐身要求和作战效能分析,加强发动机隐身专业体系建设,梳理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流程和路线图,注重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等。
尚守堂曹茂国邓洪伟杨胜男唐正府李锋
关键词:红外隐身雷达隐身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喷管隐身修形设计技术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介绍了国外航空发动机喷管隐身修形设计技术在轰炸机、战斗机及无人机上的应用,阐述了喷管隐身修形设计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现发动机红外隐身及雷达隐身方面的重要性。分析了喷管锯齿修形设计技术对飞机/发动机的气动特性、红外及雷达隐身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锯齿结构对高温气流核心区长度的影响,获得了飞机类型、作战目的、喷管类型等因素与喷管锯齿修形设计技术选取的关系,及2元喷管锯齿形结构与轴对称喷管锯齿形结构的设计原则。
邓洪伟赵春生贾东兵唐正府
关键词:喷管隐身技术
带中心锥航空发动机腔体电磁散射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研究中心锥顶角和电磁波入射方位改变对航空发动机腔体的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光学(P0)法和等效棱边电磁流(EEC)法,对带中心锥发动机腔体在C波段入射频率f=6 GHz下进行电磁散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平极化下入射角为4°~28°范围内,中心锥顶角30°的发动机腔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值较小;由等效电流图上得到特定角度下发动机腔体散射强弱分布,为发动机腔体关键散射区域采取隐身措施以提高隐身性能提供参考.
杨胜男张志学邵万仁邓洪伟
关键词:中心锥雷达散射截面物理光学法隐身
轴对称矢量喷管有效喉道调节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对轴对称矢量喷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落压比下轴对称矢量喷管有效喉道及流量系数随矢量偏转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矢量偏转角超过一定值时,轴对称矢量喷管有效喉道位置发生倾斜,有效喉道面积减小,流量系数降低,矢量偏转角越大落压比越低,流量系数降低幅度越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针对矢量偏转状态的轴对称矢量喷管有效喉道调节方法,方法以落压比和矢量偏转角为输入参数,考虑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几何喉道面积调节前后流量系数的变化.该调节方法能够为发动机控制系统提供更精准的输入,提高控制精度,矢量偏转前后流量相差不超过0.4%,调节时间缩短至少10%,可为推力矢量发动机工作状态调节提供参考.
杜桂贤金文栋邵万仁邓洪伟
关键词:轴对称矢量喷管
一种可降低红外和雷达信号特征的喷管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红外和雷达信号特征的喷管,以解决现有二元隐身喷管气动损失大的问题。喷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三段筒体,分别为圆月-半月截面段、半月-弯月-半月截面段以及半月截面出口段;半月...
邓洪伟
S弯二元喷管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
针对一种新型的S弯二元喷管进行了全三维建模,并对该喷管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其它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收敛角α、扩张角β和宽高比W/H几何参数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二元喷管相比,S弯二元喷管上...
王伟邓洪伟邵万仁徐速
关键词:气动特性推力系数
一种适用于二元喷管的混合器
一种适用于二元喷管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用于二元喷管的混合器,包括安装边、圆转方过渡段、矩形波瓣混合器出口段,该混合器的进口截面为圆形,出口截面为矩形波瓣出口截面;安装边一端连接圆转方过渡段,另一端为整个混合器的...
邓洪伟王伟
一种能够提供垂直推力的塞式二元喷管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提供垂直推力的塞式二元喷管,包含有圆转方筒体、挡板调节机构、双开壁板调节机构、上壁板、锥体、侧壁板和下壁板。圆转方筒体前端与发动机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支撑构件;通过挡板调节机构和双开壁板调节机构来实现可调...
王伟任利锋邓洪伟陈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