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勇 作品数:21 被引量:154 H指数:6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宁德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31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31例旋前-外旋型骨折患者大部分采用手术治疗,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1例患者随访时间10个月至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评分优良率为90.3%。结论:正确的分析骨折受伤类型、严重程度、因地制宜的选择治疗方法、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踝关节的功能重建有重要的意义。 谢志云 王小勇 朱祖巍 庄培峰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腕管综合征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对比单切口下内镜腕管松解和传统腕管开放性松解两种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骨二科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单切口内镜手术28例,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耗时及PRWE评分。结果 A组在切口长度(1.47±0.46)cm、手术耗时(33.07±4.29)min及住院天数(5.68±1.49)d上优于B组(3.62±0.86)cm,(35.49±3.68)min,(8.57±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5,2.266,7.282;P<0.05)。A组和B组PRWE评分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A组PRWE评分分别为(28.50±6.55)分,(16.59±4.69)分低于B组评分(32.60±6.87)分,(23.09±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4.282;P<0.05)。结论单切口下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不仅能充分达到治疗效果松解正中神经,而且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朱祖巍 胡华清 郑秀霞 王小勇 杨旭东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内镜 Lisfranc损伤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7年 Lisfranc损伤是一种广义的跖跗关节损伤。后来随着研究深入,提出跖跗关节复合体概念,包括组成跖跗关节关节的骨、关节与韧带等全部结构。Lisfrane损伤临床相对较少见.解剖结构复杂,损伤机制多样,且X线片不易发现而导致漏诊。首诊的漏诊率可高达1/3。从而导致后期并发症。如跖跗关节慢性疼痛、足弓塌陷、退化性关节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早期诊断有利于尽早治疗干预和减少远期并发症。 何祥乐 章国荣 王小勇关键词:跖跗关节损伤 诊疗 后期并发症 远期并发症 DHS、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DHS、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19例使用DHS固定,20例使用PFNA固定,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与DHS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时间、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之一。 谢志云 王小勇 陈静 朱祖巍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PFNA 纤维环修复同步行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早期腰椎功能恢复比较 被引量:18 2014年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同步行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患者224例,其中56例同时行纤维环缝合作为修复组,对照组168例单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两组均记录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3,6,12,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痛和下肢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修复组51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对照组均获得完整随访。修复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部和下肢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组术后10 d 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并持续到术后18个月。两组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椎管内血肿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5%复发,其中有31.2%再次手术,修复组中3.9%复发,无再次手术者。结果证实,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可获得显著的早期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的风险,安全可靠。 李传将 黎庆初 王小勇 刘则征 杨洋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 显微内窥镜 椎间盘 髓核摘除 近期随访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9 2016年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10—2013-10对14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进行治疗(微创组),并与同期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9例胸腰椎骨折(切开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切开组相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伤椎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相似,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早期可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 刘俊涛 王小勇 黄建军 郑少良 王畅 李文明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 椎弓根钉 内固定 椎弓根钉棒系统在Tile B型骨盆损伤中的新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在Tile B型骨盆损伤中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例Tile B型骨盆损伤选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实施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6.2个月,采用Tornetta骨折复位标准进行评价,优5例、良3例、可1例。所有患者满意度高,1例单侧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2个月恢复。内固定架于术后4-6个月取出,骨折无再移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Tile B型骨盆损伤,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早期活动方便,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Tile B型骨盆损伤的一个较好选择。 杨旭东 王小勇 朱祖巍关键词:骨盆损伤 椎弓根钉棒系统 Pie-crusting技术结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Pie-Crusting技术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例Morel-Lavallée损伤的患者。应用Pie-Crusting技术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15例Morel-Lavallée损伤。结果:15例患者术后5~7 d去除封闭式负压引流,损伤部位的皮肤无缺血坏死。引流量390~1750 m L,平均720 m L,患者均无感染迹象。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6~27个月,平均15.2个月,无复发及深部感染,皮肤表面无明显疤痕组织增生。结论:Pie-Crusting技术联合VSD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安全、有效,为骨折早期手术提供必要软组织条件。 庄培峰 黄建军 王小勇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髓内钉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13岁,平均8岁。克氏针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对髓内钉组及克氏针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平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C型臂X线透视次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刘俊涛 王小勇 王畅 李文明关键词:骨折 微创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附15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小腿、踝部、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共15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6.5 cm×4.0 cm,最大12.0 cm×9.0 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3例,未吻合静脉1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吻合静脉的12例皮瓣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出现水疱3例,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吻合静脉的3例中均未出现肿胀。9例经3个月~1年随访,功能良好,感觉恢复,外形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可有效修复小腿、踝部、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吻合静脉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减轻皮瓣肿胀。 杨旭东 王小勇 朱祖巍关键词: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皮肤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