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斌 作品数:16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万古霉素沉淀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古霉素沉淀方法,用于从万古霉素水溶液中沉淀万古霉素,包括将万古霉素水溶液的pH调节至8.0-9.5,然后往水溶液中加入铵盐,搅拌20-40分钟后,避光静置15-20小时,最后获得万古霉素碱沉淀。本发明的... 王小勇 石敏敏 孟根水 潘一斌 广桂珠文献传递 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感染药物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是以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的合成法,其特征在于:在2-(2,3,4,5-四氟苯甲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粗品中加入溶剂,冷冻滴加L-氨基丙醇或DL-氨基丙醇,然后保温... 张卫东 杨朱红 潘一斌 叶伟东 梁赛红文献传递 盐酸加替沙星的有关物质研究 2009年 目的建立盐酸加替沙星有关物质的定性及分离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scovery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三乙胺磷酸溶液(1→100稀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4.5)-乙腈(87:13),检测波长为325nm,柱温为40℃。结果确证了盐酸加替沙星中有关物质结构,盐酸加替沙星的检测限为0.5ng。结论方法专属快速,可作为盐酸加替沙星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俞利琴 潘一斌关键词:盐酸加替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感染药物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制备方法,是以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的合成法,其特征在于:在2-(2,3,4,5-四氟苯甲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粗品中加入溶剂,冷冻滴加L-氨基丙醇或DL-氨基丙醇,然后保温... 张卫东 杨朱红 潘一斌 叶伟东 梁赛红文献传递 天然d-α-维生素E工艺技术创新 李春波 邵斌 周增龙 徐金龙 吕春雷 吕志强 马文鑫 蒋晓岳 潘一斌 项目名称(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天然d-α-维生素E工艺技术创新”项目属方法类领域。 天然d-α-维生素E是从植物油精炼副产物——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再经提纯、甲基化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是一...关键词:关键词:天然维生素E 生产工艺 技术创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素的含量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建立生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柱(150mm×4.6mm,5μm),以0.05%三氟乙酸-乙腈(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生物素质量浓度在51~3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70%(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生物素的质量控制。 潘一斌 陈建辉 俞利琴关键词:生物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四氢噻吩类生物素杂质的合成 2009年 Three new impurities of d-Biotin were synthesized:(2S,3S,4S)-5-(3,4-diamino-tetrahydro-thiophen-2-yl)-pentanoic acid,(3aS,4S,6aR)-hexahydro-1-thia-3,4a-diaza-cyclopenta inden-4-one and(3aS,4S,6aR)-4-(5’-Oxo-hexyl)-tetrahydro-thieno-imidazol-2-one.Structures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NMR and so on.Our work further improved the research on the impurities of d-biotin,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d-biotin. 陈建辉 潘一斌 陈浙蓉关键词:生物素 吸入粉雾剂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05年 综述国际上近年来吸入粉雾剂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我国应加快对微粉化气雾剂药品的研发,尤其应注重对纳米技术在吸入粉雾剂中的应用。 田治科 潘一斌 黄雅琴关键词:肺部给药 吸入粉雾剂 给药装置 乳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乳酸的HPLC测定 2008年 建立了HPLC法测定乳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乳酸含量。采用ZORBAX 300-SCX柱,0.0025mol/L硫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乳酸的回收率为99.6%,RSD为0.95%。 俞利琴 潘一斌关键词:乳酸左氧氟沙星 乳酸 高效液相色谱 应用前沿亲和色谱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切生物或化学变化的基础。前沿亲和色谱作为通用性的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工具,利用它可得到分子之间相应的解离常数Kd,并可对各种配体的亲和力大小进行排序。本文介绍了前沿亲和色谱的工作原理、前沿亲和色谱柱的构建,以及在药物筛选、生物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其他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做了相应的比较。 卢时湧 吴章桂 叶伟东 吴国锋 潘一斌 钱俊青关键词:分子间相互作用 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