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祥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科研项目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17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分析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好发于女性,男∶女为1∶16,临床表现以乏力、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高球蛋白血症、以抗核抗体为主的自身抗体为特征,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邵幼林赵卫峰陈良云吴金华吴国祥甘建和
- 关键词:肝炎
-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株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6
- 2003年
- 新一代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作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有效药品用于临床已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因YMDD变异株的出现,又使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复杂化.目前尚无理想的抗YMDD变异病毒治疗方案,我们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株CHB近两年,效果比较满意.
- 吴国祥查雁生郑剑王永忠周国平
- 关键词:干扰素拉米夫定YMDD变异株慢性乙型肝炎
- 内皮素受体B对培养鼠肝星状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B(ETB)激动后对培养鼠肝星状细胞收缩功能以及胞内钙(Ca2+)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采用胶原晶格法观察ETA和ETB受体激动剂ET-1及选择性ETB受体协同剂IRI-1620对肝星状细胞收缩的影响。采用Fura-2/AM钙荧光指示剂测定HSC细胞内Ca2+浓度,并观察ETB对其影响。结果选择性内皮素B受体协同剂IRL-1620在1μmol/L浓度时即能明显抑制较低浓度的ET-1引起的肝星状细胞的收缩同时导致HSC细胞内Ca2+浓度的下降(P<0.05)。结论ETB被激动后可以抑制HSC的收缩,这种效应与ETB降低HSC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 伍建业杨苗苗郭传勇吴国祥
- 关键词:内皮素受体B内皮素受体A肝星状细胞
-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型乙肝后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活动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拉米夫定 10 0mg口服 ,每日 1次 ,疗程 2 4个月 ,同时予保肝、退黄、利尿、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结果 :47例肝功能ALT、总胆红素恢复正常 ,白蛋白、胆固醇酯明显提高 ;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46 8%、87 2 % ,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 2 1 8% ;反映肝纤维化指标的HA、LN、IVC均明显下降 ;门静脉主干 (MPV )和脾静脉 (SPV )直径缩小 ,脾指数 (SPI)下降 ;外周血WBC、RBC、PLT显著提高。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型乙肝后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有效。
- 陆建春吴国祥周胜生倪才珍
-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
- DNA芯片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DNA芯片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采用膜显色DNA芯片法检测HBVDNA前C区1896位,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1762、1764位,P区528、552位突变。结果: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的6例HBsAg+、HBeAg+、HBeAb-的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病毒变异,13例HBsAg+、HBeAg-、HBeAb+的患者中检测到前C区1896位变异9例,BCP区1762、1764位变异11例,13例HBsAg+、HBeAg+、HBeAb+的患者中检测到前C区1896位变异4例,BCP区1762、1764位变异13例,未检测到P区基因变异;15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48周后的HBVDNA阳性患者中,检测到前C区1896位变异5例,BCP区1762、1764位变异6例,P区528位变异2例,P区552位YVDD变异4例,YIDD变异7例。结论:前C区1896位、BCP区1762、1764位突变较多的出现在HBeAb+的患者中并与HBeAg的阴性表型相关,BCP区1762、1764位突变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密切相关,而P区528、552位突变更多的出现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后的患者中,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膜显色DNA芯片法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分析,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王永忠阮丽花周国平吴国祥陈敏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DNA芯片基因突变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芯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BCP区病毒变异
- 发热、腰痛、血压下降、肾功能损害
- 2008年
- 吴国祥卫峥徐天敏王永忠
- 关键词:血压下降肾功能损害发热腰痛头孢曲松钠胃内容物
-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肝移植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 2004年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L技术对5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评价、术后监测,观察受体供肝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胆管及移植肝周围的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对门脉、肝动脉、肝静脉血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血流参数的变化及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结果:5例肝移植病例中,术后近期门脉流速增加,肝硬化组较非肝硬化组恢复时间长,术后1个月后门脉、肝静脉吻合血流流速加快,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肝动脉栓塞1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移植肝排斥1例。认为CDFI技术可用于移植肝手术前后的血流检测,动态观察血流参数的变化,早期发现血管并发症。
- 张伟民包作伟时常乐朱亚青吴国祥何杰
- 关键词:肝移植彩色多普勒检测血管并发症
- 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优贺丁)片10mg/d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前12周双盲阶段,24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进入优贺丁组(160例)或安慰剂组(80例);12~36周,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的优贺丁治疗;36~48周原双盲阶段中接受优贺丁治疗的患者重新按1:3的比例随机分入安慰剂组(A组,40例)或继续优贺丁治疗组(B组,120例),而第一阶段服用安慰剂的患者(C组,80例)在此阶段将继续接受优贺丁治疗。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为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次要疗效评估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复常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的血清转换率。结果12周时,A、B组HBV DNA中位数水平较基线分别降低2.43和2.54log10拷贝/ml,均显著好于C组(P<0.05);36周时,A、B、C组HBV DNA水平中位数较基线分别降低了3.57、3.24和3.29log10拷贝/ml;48周时,B、C组患者HBVDNA中位数水平分别较基线时下降3.58和3.38log10拷贝/ml,而A组则恢复到7.37log10拷贝/ml。12周时,A、B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7.50%和25.83%,显著高于C组的1.25%(P分别均<0.01);36周时,A、B、C组HB VDNA转阴率分别为37.50%、26.67%和28.75%,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45);48周时,B、C组HBV DNA转阴率持续升高达到34.17%和31.25%,而A组则降为7.50%。48周时,B、C组ALT复常率持续升高达75.25%和64.06%,A组则由36周时的75.68%降为28.57%;B组HBe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42%和4.55%。安全性方面,研究期间各治疗组血清肌酐及血磷值平均水平同基线相比无变化。结论优贺丁片10mg/d剂量治疗48周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和安全。
- 茅益民曾民德魏来谢青陆志檬牛俊奇陈亚岗雷秉钧张鸿飞杨积明李军唐勤吴国祥曹爱平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
- 内皮素-1与肝纤维化
- 在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病理生理的研究中,缩血管物质对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备受关注。在迄今发现的多种缩血管物质中,研究最广泛者当属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 。作为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发病中的重要...
- 伍建业郭传勇吴国祥
- 关键词:肝纤维化病理机制内皮素-1肝星状细胞
- 文献传递
- 夏秋季肠道常见传染病的诊治要点
- 2008年
- 肠道传染病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人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的一类疾病。其中主要有病毒引起的肝炎(甲肝和戊肝)、脊髓灰质炎、手足口病、婴儿腹泻;细菌引起的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和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病。肠道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有重要地位,迄今仍是广大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故基层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的诊治要点非常重要。
- 吴国祥
- 关键词:诊治要点常见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基层医务人员法定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