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双双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净化
  • 3篇凝血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脓毒症患者
  • 3篇无肝素
  • 3篇连续性
  • 3篇连续性血液净...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血功能
  • 2篇凝血功能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1篇血液净化疗法
  • 1篇盐酸氨溴索
  • 1篇沙星
  • 1篇肾损

机构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边双双
  • 2篇陈江华
  • 2篇张萍
  • 1篇张存海
  • 1篇冯月娟
  • 1篇王银儿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肝素抗凝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观察无肝素抗凝对脓毒症患者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疗法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6例脓毒症合并有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CBP治疗,因患者有活动性出血,采用无肝素抗凝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24、48、72h时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DD和PLT均较治疗前下降,PT较治疗前缩短,APTT和TT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Fg水平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加重.结论 无肝素抗凝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高危出血患者是安全的,且对机体凝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边双双张萍张存海陈江华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无肝素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研究
背景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及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综合性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许多患者常同时合并...
边双双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症凝血功能急性肾损伤无肝素低分子肝素
文献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及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综合性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许多患者常同时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研究[1]显示,凝血系统异常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脓毒症时炎症级联和凝血级联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脓毒症的恶化;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则可抑制失控性炎症反应,可能会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在伴有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出血倾向时。
边双双张萍陈江华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连续性血液净化无肝素低分子肝素
加替沙星联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联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59例老年急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加替沙星联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加替沙星治疗,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细菌学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7d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25%、对照组为75.9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检出87株病原菌,治疗后清除79株,清除率为90.80%;对照组治疗前检出86株病原菌,治疗后清除64株,清除率为74.42%,两组病原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3.75%,对照组为11.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替沙星联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安全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边双双王银儿冯月娟
关键词:加替沙星盐酸氨溴索急性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