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迎迎 作品数:11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省属科研单位社会公益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艾叶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慢性乙肝患者约有3 000万例,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3。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核苷类和干扰素,具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缺点。传统中药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副作用小,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艾叶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价廉易得。对艾叶抗乙肝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艾叶及其成分开发抗乙肝病毒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侯迎迎 梁瑞红关键词:乙肝病毒 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BV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的抑制作用。方法:取HepG2.2.15细胞,以1.6、8.0、40.0、200.0和500.0 mg/L的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毒性浓度。另取HepG2.2.15细胞,分别以0、10、20和40 mg/L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及100 mg/L拉米夫定(阳性对照)处理3、6、9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BV DNA拷贝数,分别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最后计算治疗指数。结果: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为104.80 mg/L,对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及HBV DNA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是1.26、8.06和38.97 mg/L,并呈剂量依赖性。治疗指数分别为HBsAg 83.2、e抗原13.0和HBV DNA 2.7。结论: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体外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 赵志鸿 侯迎迎 郑立运 王丽阳 王桂芳 张小俊 张壮丽关键词:乙酸乙酯提取物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制备工艺 2016年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制备工艺的研究是中药复方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药效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的基础。在中药组方确定以后,首先要进行与质量研究相结合的制备工艺研究,要求工艺合理、稳定、成熟。按照研究工作的实际步骤,将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侯迎迎 安晏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 HPLC多成分定量及化学计量学、熵权TOPSIS模型在大株红景天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2024年 大株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株红景天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西藏、四川、青海及云南等地,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大株红景天片和大株红景天胶囊等中成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75和360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大株红景天中没食子酸、酪醇、熊果苷、红景天苷、表儿茶素、儿茶素、咖啡酸、对香豆酸、草质素、红景天素、山萘酚和槲皮素含量;同时对多指标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并建立熵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探索HPLC多成分定量及化学计量学、熵权TOPSIS模型在大株红景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结果显示HPLC多成分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16批大株红景天聚为3类,提示酪醇、红景天苷、红景天素、没食子酸和熊果苷是影响大株红景天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熵权TOPSIS法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C_(i))为0.2251-0.7479,16批大株红景天呈现一定产地差异.建立的HPLC多成分定量及化学计量学、熵权TOPSIS模型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大株红景天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 亓国锋 侯迎迎 李刚刚 焦响乐 王晓波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综合评价 多种教学方法在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5年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但是药理学内容繁多复杂,理论抽象枯燥,尤其对于药学专业学生而言,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薄弱,不易理解相关知识,学习起来就更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将比较法,导入法,情景模拟法,口诀法和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结合运用可以提高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效果。 侯迎迎 安宴关键词:药学专业 药理学 教学 艾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抗HBV活性分析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菊科艾Artemisia argyi干燥叶的化学成分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其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以及参考相关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化合物对Hep G 2.2.15细胞的毒性以及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分对Hep G 2.2.15细胞上清液中HBe Ag和HBs Ag分泌的影响。结果:从艾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3'-甲氧基蓟黄素)(2),达玛二烯醇乙酸酯(3),5,7,4'-三羟基-3',8-二甲氧基黄酮(4),十六烷酸丙酯(5)。结论:化合物2~4为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其中3'-甲氧基蓟黄素对HBs Ag和HBe Ag有抑制作用,其对HBs 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09 mg·L-1,对HBe Ag的IC50小于2.5 mg·L-1。 赵志鸿 吴芳 郑立运 王丽阳 侯迎迎 耿楠 王桂芳关键词: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细胞活性 乙型肝炎病毒 蒸法炮制对中药的影响作用概述 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概述蒸法的基本内容,对中医的影响及其使用的设备。 安晏 侯迎迎关键词:蒸法 中药炮制 艾叶乙酸乙酯部位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活络、驱寒止痛、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抗菌、抗癌、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抗过敏、镇静保肝利胆、补体... 侯迎迎关键词:乙酸乙酯 乙肝病毒 毒性作用 文献传递 基于一测多评法多指标定量及化学模式识别法的灵香草质量评价 2024年 目的 建立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评价不同产地灵香草质量差异。方法 以Prep Scalar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槲皮素和熊果酸为内参物,采用QAMS法同时测定灵香草中绿原酸、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foenumoside B、零陵香皂苷C、齐墩果酸、熊果酸、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同时用外标法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依据《中国药典》检测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F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法对15批不同产地的灵香草进行区分比较,寻找差异因子。结果 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可用于定量分析,且耐用性良好;QAMS法与外标法结果无显著差异,但各批次间差异较大。PCA结果显示15批灵香草聚为3类,FA结果显示广东和广西产地的灵香草质量较优,OPLS-DA结果显示foenumoside B、山柰酚、零陵香皂苷C、绿原酸、槲皮素和豆甾醇是影响灵香草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多元统计分析评价灵香草质量的方法,为灵香草质量标准统一和提升提供基础资料。 侯迎迎 焦响乐 李刚刚 王晓波关键词:山柰酚 豆甾醇 Β-谷甾醇 “师徒制”与中药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 2017年 中药可谓是中华之瑰宝。发展到如今,中药已然成为各高校的一门专业,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为顺应时代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师徒制"应运而生。 安晏 侯迎迎 亓国锋关键词:中药教学 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