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汽车
  • 3篇人机工程
  • 2篇整车
  • 2篇车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动
  • 1篇制动系
  • 1篇制动系统
  • 1篇中国客户
  • 1篇视觉
  • 1篇手刹
  • 1篇舒适性
  • 1篇汽车转向
  • 1篇前悬
  • 1篇总布置
  • 1篇客户
  • 1篇控制方法
  • 1篇几何学
  • 1篇驾驶
  • 1篇驾驶员

机构

  • 8篇泛亚汽车技术...

作者

  • 8篇赵毅
  • 2篇孔祥龙
  • 2篇朱伟
  • 2篇胡雪芬
  • 2篇方健
  • 2篇刘颖
  • 2篇徐佳奕
  • 1篇刘海立
  • 1篇王璟
  • 1篇张琼
  • 1篇梁清林
  • 1篇杨怡蓓
  • 1篇林树楠
  • 1篇胡浩

传媒

  • 5篇上海汽车
  • 1篇北京汽车
  • 1篇汽车制造业
  • 1篇汽车工程师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中国人体参数的排档杆舒适区域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中国人体尺寸和驾驶习惯,研究适用于本土汽车开发项目的排档杆操作舒适区域。该舒适性区域利用测量得到的客户直观感知数据,解决了基于SAE人体建立的工程设计标准无法满足中国本土开发项目中人机工程需求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舒适性区域能够真实反映客户需求,对整车开发中排档杆的合理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刘颖赵毅胡雪芬梁清林刘海立
关键词:汽车人机工程
乘用车前悬长度总布置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阐述了上海通用(SGM)横置前驱乘用车前悬布置7大原则:布置与高速碰撞溃缩距离;吸能块和小腿装置与低速碰撞和行人保护;热敏感零件间隙与发动机舱热管理;转向机位置与底盘操控动态性能;动力总成位置与传动系统振动噪声;前悬长度与整车造型比例;前悬长度与整车轻量化。
方健朱伟赵毅
关键词:总布置汽车
基于UG的A柱障碍角量化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对造型前风挡、A柱以及相关工程参数进行了参数化的模型建立,利用UG Spreadsheet功能量化分析各种参数对于A柱障碍角的影响,并从几何学角度加以分析。同时也发现了在SAE以及GB的A柱障碍角测量过程中,A130-1和A122对于A柱障碍角影响趋势相反的现象。
阮浩峰赵毅张琼王璟
关键词:汽车几何学
车辆内部反光问题分析与设计控制方法探索应用
2014年
反光问题是车辆开发过程中研究驾驶员视觉舒适性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详述了反光问题的产生机理、危害并且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孔祥龙赵毅魏欣荣徐佳奕虞春杰
关键词:人机工程
整车管路布置及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整车管路按照区域分为发动机舱、底盘和乘客舱管路,发动机舱和底盘管路处于整车恶劣运动环境下,而且种类繁多,材料特性不尽相同,确保管路在极端情况运动不干涉、不磨损,耐久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从6大原则对管路进行了深入探讨:管路基本类型、管路布置方法、CAE管路虚拟模拟、管路外观质量、管路布置质量验证和管路质量管理方法。
赵毅方健朱伟
关键词:整车管路
面向中国客户的手刹操作舒适区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大样本仿真调研测量得到的客户对手刹操作的直观感知数据,运用QFD、Pareto、田口方法等质量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中国人体尺寸形成了适合中国驾驶员的手刹操作舒适区域。研究得到的三维等值线图可直接运用于各车型的手刹布置,从而解决了基于SAE人体建立的手刹布置标准无法满足中国客户操作需求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舒适性区域能够真实反映客户需求,对本土车型开发中手刹的合理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胡浩赵毅胡雪芬刘颖
关键词:制动系统汽车人机工程
车辆转向视野的虚拟分析实现方法及应用
2014年
汽车转向时的视野特性,本文基于驾驶员眼点.头部转动点,以及光线的直射特性.物体的比例缩放原理等,引入了一种评价车辆转向时视野的新方法。
徐佳奕赵毅孔祥龙魏欣荣
关键词:车辆汽车转向驾驶员
影响整车视觉间隙的因素被引量:2
2016年
现阶段客户对于整车做工的抱怨主要集中在缝隙问题,因此减小整车的间隙有助于提高整车做工的精致程度。首先比较了视觉间隙与测量间隙的差别,然后对影响视觉间隙的工程因素进行讨论,并针对各个因素总结了优化视觉间隙的方法。同时由于视觉间隙与观察者的角度有关,因此还分析了由于视觉角度产生的差异对于视觉间隙的影响,对如何减小视觉间隙提高整车的细节做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杨怡蓓赵毅林树楠
关键词:整车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