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曦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肠易激
  • 6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小鼠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3篇代谢
  • 3篇粪便
  • 3篇白术
  • 3篇炒白术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皮质
  • 2篇肾上腺皮质激...
  • 2篇鼠模型
  • 2篇内脏高敏
  • 2篇内脏高敏感
  • 2篇皮质
  • 2篇转录
  • 2篇胃癌

机构

  • 11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王曦
  • 10篇吕宾
  • 6篇王爽爽
  • 5篇李蒙
  • 4篇胡玥
  • 3篇陈超英
  • 3篇张梦
  • 2篇俞蕾敏
  • 2篇陈喆
  • 1篇张璐
  • 1篇刘庆生
  • 1篇王霄腾
  • 1篇郭梦舟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十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细胞间黏附连接的改变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结肠黏膜是否存在黏附连接——E-钙黏蛋白(E-cad)、β-链蛋白(β-cat)的改变。 方法以结直肠扩张联合束缚应激建立SD大鼠IBS模型,模型组SD大鼠8只,正常对照组SD大鼠8只,取大鼠距回盲部5 cm结肠组织(I)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组织(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E-cad、β-cat mRNA和蛋白水平及黏附连接结构变化。根据罗马Ⅲ标准收集2016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镜检查的腹泻型IBS(IBS-D)患者17例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17名,取I处和R处结肠的活检标本,用蛋白印迹、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检测结肠上皮细胞间E-cad、β-cat蛋白表达以及黏附连接结构的改变情况。 结果(1)IBS模型组大鼠I和R处E-cad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均P〈0.05)。IBS模型组大鼠I处和R处β-cat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cat蛋白水平表达在I处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在R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结果可见IBS模型组大鼠I处和R处E-cad结构较对照组大鼠模糊;β-cat在对照组和IBS模型组大鼠I和R处无明显差异。(2)IBS-D患者的I处和R处上皮组织中E-cad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I处:0.85±0.30比1.24±0.34,P=0.00; R处:0.86±0.17比1.14±0.48, P=0.05);β-cat蛋白表达也均低于健康对照(I处:0.85±0.39比1.22±0.51, P=0.04; R处:0.92±0.22比1.16±0.31, P=0.02)。免疫荧光结果可见E-cad和β-cat在健康对照的I处和R处结肠上皮细胞均沿细胞膜分布,呈蜂窝线性荧光,而IBS-D患者E-cad和β-cat结构较模糊,胞质内分布紊乱。透射电镜观察到在IBS-D患者I处和R处上皮细胞间连接间隙较健康对照增宽。 结论IBS-D患者�
陈超英张梦王爽爽吕宾王曦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E-钙黏蛋白Β-链蛋白
内脏高敏感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异常活化与PDIA3/STAT3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内脏高敏感的发生与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mesentericlymph node dendritic cells,MLNDC)的异常活化相关;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rotein disulfideisomerase A3,PDIA3)可以调节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的活性.我们假设,在MLNDC中,PDIA3可以抑制STAT3通路,激活MLNDC,并最终引起内脏高敏感.目的初步探讨PDIA3/STAT3在内脏高敏感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异常免疫活化中的可能作用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20只),采用束缚应激建立小鼠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模型,用腹部撤回反射评估小鼠肠道敏感性,磁珠分选技术分离两组小鼠MLNDC,流式检测分选纯度以及比较两组MLN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MHC-II)类分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印记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比较两组MLNDC中PDIA3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比较两组DC对初始T淋巴细胞的激活能力.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扩张容量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53mL±0.07 mL)vs(0.85 mL±0.12 mL),t=-10.845,P=0.000];流式检测磁珠分选所得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特异性抗原CD11c阳性MLNDC为86.61%±7.02%;模型组MLNDC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73.08%±2.64%)vs(53.20%±4.50%),t=-7.617,P=0.000];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LNDC表达PDIA3明显升高[(0.77±0.04)vs(0.42±0.03),t=11.086,P=0.000],同时P-STAT3的表达明显下降[(0.73±0.03)vs(1.24±0.18),t=-4.737,P=0.038)],MLR中刺激初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34.24%±2.95%)vs(17.22%±3.47%),t=6.472,P=0.003].结论内脏高敏感小鼠MLNDC的异常免疫活化或许和PDIA3/STAT3有关.
马陈皋毛立祺应笑王爽爽李蒙张璐王曦吕宾
关键词: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蓝斑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系统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中枢蓝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系统在IBS中的作用,探索影响其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母婴分离联合出生后复合应激构建大鼠IBS模型,后采用脑核团微取样的方法获得大鼠蓝斑区的组织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和IBS组大鼠蓝斑核内细胞癌基因Fos(c-Fos),以及CRH和其相应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CRHR)1、CRHR2的mRNA表达;同时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蛋白甲基转移酶——ASH2样蛋白(ASH2L),以及SET核癌基因和MYND域2蛋白(SMYD2)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IBS组的直肠充气压低于对照组[(69.82±5.47)mmHg比(86.86±5.98)mmHg(1 mmHg=0.133 kPa)],c-Fos基因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11±0.44比1.00±0.19),CRH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1.99±0.35比1.00±0.13),SMYD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1.04±0.21比0.61±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5、2.321、2.797、4.451,P均<0.05)。IBS组大鼠CRHR1、CRHR2、DNMT1、DNMT3a、DNMT3b的mRNA水平以及ASH2L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0.96±0.13比1.00±0.26、1.35±0.63比1.00±0.43、1.40±0.61比1.00±0.19、1.39±0.58比1.00±0.21、1.45±0.71比1.00±0.39和0.80±0.19比1.05±0.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母婴分离联合出生后复合应激通过影响蓝斑核内Crh基因的转录进而造成CRH系统和去甲肾上腺能系统应激调控网络的激活,导致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Crh基因转录异常可能与SMYD2介导的组蛋白H3K36的甲基化有密切关系,而与DNA的甲基化修饰无关。
王曦李蒙胡玥戴春艳傅宇斐金威洋陈喆吕宾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蓝斑
中药炒白术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模型粪便代谢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增强宿主消化,营养吸收及能量转换,而且能够参与宿主代谢,对抗病原体,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肠道菌群其分泌、修饰和降解的代谢产物是宿主-菌群对话的重要媒介。肠易激综合征(IBS)存在肠道微生态失...
俞蕾敏赵珂佳王爽爽王曦吕宾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代谢GC/MS炒白术
文献传递
CRF通过上调CK8介导紧密连接蛋白改变对肠上皮通透性的作用研究
胡玥吕宾李蒙陈超英张梦王曦王霄腾
内源性 CRF 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生物表型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 MLNDC)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1、CRFR2的表达,探讨CRF及其受体对MLNDC的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分离C57BL/6小鼠的MLNDC,以流式标记CD11c鉴定DC分选纯度,获得高纯度MLNDC后,RT-PCR检测其CRF、CRFR1与CRFR2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明确MLNDC表面CRFR1及CRFR2的表达。将MLNDC体外培养,予以CRF受体相应拮抗剂干预,流式细胞术观察DC表面分子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经磁珠分选后, CD11 c标记的树突状细胞阳性率为(80.12±6.34)%,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90%,MLNDC存在CRF、CRFR1与CRFR2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提示其表面存在CRFR1及CRFR2的表达,CRFR1拮抗剂Antalarmin(10 nmol/L)可以下调MLN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而CRFR2拮抗剂Astressin 2B(10 nmol/L)可以上调MLN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结论体外分离的C57 BL/6小鼠MLNDC自身存在CRF 及其受体CRFR1和CRFR2的表达,并且该两种受体对MLNDC表型具有相反的作用。
胡玥李蒙吕宾王曦陈超英张梦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
中药炒白术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模型粪便代谢的影响
俞蕾敏赵珂佳王爽爽王曦吕宾
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粪便代谢组学及炒白术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粪便代谢物产物,以期反映肠道菌群代谢变化,并以中药炒白术作为干预药物,观察药物对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术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避水应激法(WAS)建立IBS小鼠模型。造模10天后,白术组给予炒白术煎剂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7天。观察各组小鼠给药后腹肌收缩反射(AWR)评分及粪便性状变化。收集并计数实验开始第0、5、10及17天的小鼠粪便颗粒数。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以及多变量统计学数据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白术组和模型组的粪便代谢产物。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存在粪便代谢产物差异,共鉴定出14种差异代谢物。苯丙氨酸代谢是最相关代谢通路。白术组较模型组小鼠粪便成形,颗粒数减少(P<0.05),AWR评分降低(P<0.05,P<0.01)。白术组和模型组共鉴定出16种差异代谢物。苯丙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及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是最相关代谢通路。结论 IBS小鼠存在粪便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改变,提示肠道菌群代谢紊乱。中药炒白术可改善IBS小鼠内脏敏感性及粪便性状,可能与影响肠道菌群代谢相关。
俞蕾敏刘庆生赵珂佳王爽爽王曦吕宾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组学炒白术
人胃癌细胞Caveolin-1基因的表达与DNA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系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基因不同亚型的表达水平,探讨影响其基因转录调控的甲基化修饰途径。[方法]选择Cav-1基因表达水平不同的胃癌细胞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不同胃癌细胞系中Cav-1基因的两个亚型α和β的mRNA水平,之后利用磷酸胞苷酰(基)鸟苷(cytidylyl phosphate guanosine,Cp G)岛在线预测软件对其启动子区和第一外显子区CpG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应用甲基化qPCR对其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Real-time q PCR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MGC-803中Cav-1以及Cav-1α的表达分别是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1.782±0.489)倍和(2.604±0.94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人胃癌细胞AGS中的Cav-1以及Cav-1α的表达则仅是GES1细胞的(0.017±0.002)倍和(0.0005±0.00003)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相对于GES1细胞,MGC-803细胞和AGS细胞中Cav-1β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CpG岛在线预测软件分析结果表明,人Cav-1α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一个174bp大小的CpG岛,该岛位于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start stecte,TSS)+1的-250~-77区域内,包含了17个CG位点。甲基化qPCR检测发现,Cav-1α基因启动子区-158~-77区域处于去甲基化状态,则Cav-1α的m RNA表达水平较高,相反,该区域处于高度甲基化状态,则其mRNA表达较低。[结论]人胃癌细胞中Cav-1的表达主要与其α亚型的表达相关,与β亚型无关;并且其启动子区CpG岛内-158~-77区域的甲基化修饰程度与其m RNA转录调控水平密切相关。
毛立祺戴春艳金威洋傅宇斐陈喆吕宾王曦
关键词:小窝蛋白-1胃癌甲基化CPG岛转录调控
PDIA3-STAT3脂筏上调CTSS调控DC活化致IBS内脏高敏感的研究
李蒙王曦郭梦舟徐丽胡玥王爽爽何承海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临床上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占用大量医疗资源,但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内脏高敏感是其核心机制,但是具体产生机制未明。阐明IBS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IBS的有效诊治。前期研究发现...
关键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消化系统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