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浩

作品数:29 被引量:61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生态
  • 8篇黄河
  • 4篇生态环境
  • 4篇湿地
  • 4篇旅游
  • 3篇生态功能区
  • 3篇生态环
  • 3篇功能区
  • 2篇生态环境恶化
  • 2篇生态问题
  • 2篇生态优势
  • 2篇湿地生态
  • 2篇水源补给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环境恶化
  • 2篇草原
  • 1篇植被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环境建设
  • 1篇生态建设

机构

  • 16篇甘肃民族师范...
  • 7篇合作民族师范...

作者

  • 23篇王文浩
  • 1篇王淑榕
  • 1篇王淑婷
  • 1篇胡小龙

传媒

  • 11篇畜牧兽医杂志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人民黄河
  • 2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牧草与饲料
  • 1篇衡水师专学报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草业与畜牧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3S的玛曲黄河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2017年
玛曲黄河源湿地,被誉为"黄河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主要涵养区,是黄河天然的"蓄水池"。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使玛曲黄河源湿地生态功能恶化。正确分析两种因素各自的影响、作用及其互动关系,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黄河之肾。
王文浩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
试论藏区朝山拜湖旅游资源开发——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1
2005年
藏民族认为,朝山拜湖会带来“福音”、“福报”,所以,一生大多用来朝山拜湖。本文论述了甘南朝山拜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开发思路。
王文浩
关键词:藏区旅游资源开发
甘南草原存在的拾粪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甘南草原存在的拾粪问题,使"以草养草"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了,畜粪不能归还草原,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牧草之间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要使甘南草原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根绝草原拾粪问题,打破畜粪作燃料、肥料等的错误作法,开发新能源,使畜粪归还草原,"以草养草"。
王文浩
“小西藏”应积极筹备旅游农业的开发
2003年
甘南 ,是藏汉民族的结合部 ,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 ,人称“小西藏”。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农业。旅游农业具有多种优势特征和广阔前景。对“小西藏”旅游农业的开发提出了
王文浩
关键词:旅游农业旅游业旅游产品生态环境
基于3S的玛曲黄河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玛曲黄河源湿地,被誉为"黄河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主要涵养区,是黄河天然的"蓄水池"。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使玛曲黄河源湿地生态功能恶化,正确分析两种因素各自的影响、作用及其互动关系,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黄河之肾。
王文浩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
基于3S的甘南草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2018年
甘南草原地处黄河、长江水源区,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度加大,尽管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和黄治工程、长治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国家对甘南草原水土流失治的投入较小,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慢、治理程度低,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各类生产、建设和其他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甘南草原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步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危及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降低了黄河、长江的水源补给功能。
王文浩
关键词:水土流失
基于3S的甘南高寒草原气候条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甘南高原是高寒草原气候。甘南草原高寒气候是在甘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甘南高寒草原生态环境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晴雨表",是我国重要生态环境的"协调器"、"调度室"。甘南高寒草原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关键地区、战略地区。研究甘南高原高寒草原气候,分析甘南高原高寒草原气候条件,有利于甘南高原高寒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甘南与全国同步是实现小康社会,有利于民族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王文浩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止,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牧场的功能开始逐步加强,生态效益更趋于明显,充分发挥了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甘南牧工商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高,林业在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王文浩
关键词:黄河退耕还林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甘南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具有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湿地辽阔、生境多样等生态优势。该区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王文浩
关键词:水源补给生态黄河
构建“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战略思路被引量:4
2006年
甘南是长江、黄河水源的重要补给区,是我国第六大绿色宝库和第五大牧区。保护好甘南江河源林草,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粮之仓、牧之地、水之源;保护好这片林草,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林草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保护好这片林草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战略思路。“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以后,与甘南西部相邻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相呼应形成一块整体,进行联防保护、建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有效防止黄河、长江流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使甘南“江河源”和“生态源”碧草常绿,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充分发挥起气候“启动器”和“调节区”的作用。
王文浩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