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斌
- 作品数:78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待细把江山图画——傅抱石20世纪50年代绘画艺术刍议
- 2020年
- "待细把江山图画——傅抱石五十年代绘画艺术展"是南京博物院按照傅抱石绘画创作年代推出的第二个专题性绘画艺术展览。此展既包括傅抱石传统诗意画与传统人物画的创作与延续,也包括风景名胜写生、革命圣地写生创作的作品;既包括具有地域特色的写生创作,也包括具有异域情调的海外写生的纪游作品;既包括原创的毛泽东诗意画作品,也包括其独特的泉瀑雨声题材作品及四季山水题材作品……凸显出傅抱石特有的精神情怀和艺术个性,从中可以看出傅抱石20世纪50年代绘画创作的基本面貌、精神情调和绘画风格特点。
- 赵启斌
- 关键词:写生创作艺术展览诗意画绘画风格山水题材南京博物院
-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刘海粟、张大千、谢稚柳三家泼墨泼彩之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在有关泼墨泼彩的比较研究中,一般研究者往往将刘海粟与谢稚柳、张大千三家并列,基本肯定他们是在我国传统泼墨的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特征鲜明的泼墨泼彩绘画.虽然其他画家在泼墨泼彩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但由于三家泼墨泼彩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故研究者一般将他们作为泼墨泼彩绘画的代表而加以阐发.本文掇拾有关资料,将三人试作比较,以期对泼墨泼彩绘画的形成、发展和性质作一梳理.……
- 赵启斌
- 关键词:泼墨泼彩谢稚柳刘海粟造化
- 书法之祖 人文瑰宝——从南京博物院藏甲骨文略议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 2005年
- 甲骨文作为中国文字的鼻祖,在历史上对中国书法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赵启斌
- 关键词:甲骨文书法艺术
- 希古幽怀 傅抱石的传统绘画师承(下)
- 2024年
- 傅抱石绘画审美思想观念的确立和艺术风格特色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渠道和渊源,传统绘画、现代西方绘画、日本绘画、欧洲水彩画都成为他学习、师法与借鉴的来源,注重写生创作、积极从大自然万干物象和时代的变迁中获得绘画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也成为傅抱石颇为重要的创作取法渠道之一。
- 赵启斌
- 关键词:传统绘画写生创作日本绘画西方绘画绘画审美
- 待细把江山图画——傅抱石绘画艺术述略
- 2012年
- 傅抱石作为20世纪中国画创新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观念和绘画风格,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逐渐成熟,40年代开始进入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旺盛的创作激情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去世为止。建国后,江苏绘画能跃居中国画的中心地区之一,并群体性崛起,傅抱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赵启斌
- 关键词:绘画中国画
- 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吕凤子绘画艺术综述被引量:2
- 2006年
- 我国著名的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一生,经历了中国文化变化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又有西方文化观念的强烈影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画近代化、现代化的缩影。最终促使他形成了高逸冲淡而又具有深厚文化感染力的绘画风貌。
- 赵启斌
- 关键词:吕凤子仕女画人物画绘画观念人物画创作绘画题材
- 既是为山平不得 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法刍议
- 2007年
- 明末清初是中国政治和思想文化发生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由于时局的巨变,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剧烈变化.在明代中期原有的基础上,书法领域也掀起了一股革新的浪潮,使这一时期获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
- 赵启斌
- 关键词:篆体霜红龛集书法传统八分书书法实践
- 从南京博物院部分藏品略论“黄公望画派”的艺术特征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从南京博物院有关藏品出发,对黄公望及其绘画流派的绘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黄公望是我国宋元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国山水画开派宗师之一,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明清林立的山水绘画流派几乎都是在"黄公望画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绘画流派。黄公望及其绘画流派的绘画实践完成了山水画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的重大转变,确立了新的中国山水画样式。
- 赵启斌
- 关键词:黄公望风格样式
- 略论堪舆学观念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下)被引量:1
- 2008年
- 四堪舆学观念对山水画章法布局的影响对画面进行结构调整,使章法布局获得和谐、一致,必须有一定可遵循的章法布局原则才可以,山水画家意识到了这一状况,一些画家往往依凭堪舆学观念进行山水画章法布局安排。无论是六朝、唐、五代、两宋时期对客体山水空间的构建,还是元、明、清以来对主体山水形式的构建。
- 赵启斌
- 关键词:山水画家中国山水画绘画创作美术创作
- 物华天宝——南京博物院藏元明清书画及其研究略述
- 2022年
- 南京博物院前身为民国时期创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江苏省博物馆合并,1950年3月9日正式命名为"南京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对于艺术研究始终高度重视,院中专家学者在甲骨文、金文、青铜器、陶瓷、钱币、玺印,以及书画整理、鉴定与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南京博物院艺术品的入藏主要通过购置、调拨、征集、考古发掘等方式进行。仅以书画为例,经过长期的征集,入藏历代书画藏品达四万余件,其中尤以元明清书画藏品最具特色。
- 赵启斌
-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元明清玺印青铜器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