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乐鹏 作品数:45 被引量:13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Neurturin和NGF联合应用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04年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穹窿-海马伞(FF)切断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这两种因子联合注射到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注射一个月后,取脑进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垂直支(VDB)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F切断一个月后,损伤组损伤侧MS和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64.8%和51.4%),MS和VDB的NGFR阳性细胞的面积和周长显著降低(P<0.01),OD值显著增高(P<0.01);NGF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受到保护,NGFR阳性经元数显著高于损伤组损伤侧(P<0.01);联合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也受到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只下降7.3%和15.4%),与损伤组损伤侧比较NGFR阳性细胞数增加了57.4%和36.0%(P<0.01),也明显高于NGF组(P<0.05);细胞形态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细胞膜受体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neurturin和NGF联合应用和NGF单独应用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冷水龙 龙大宏 洪乐鹏 谢瑶关键词:胆碱能神经元 侧脑室 踝关节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2004年 目的 为踝关节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根据踝关节手术入路观测踝关节周围的层次结构及有关的血管和神经。结果 胫前动脉在内、外踝连线中点偏内侧 (1 10± 0 93)mm处下行 ,至该线下方 (9 2 0± 0 5 6 ) ,(8 80± 0 72 )和 (2 8 0 0± 0 4 6 )mm处分别发出内、外踝前动脉和跗外侧动脉。胫后动脉在踝管上段和踝管下段分为两终支的出现率分别是 2 0 %和 70 %。胫神经在踝管上段和踝管下段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两终支的出现率分别是 10 %和 86 70 %。结论 胫前、后动脉及胫神经在踝关节附近的解剖特点与踝关节手术入路关系密切。 洪乐鹏 王富强 曾凡表 詹亚护关键词:手术入路 皮神经 浅静脉 Neurturin和NGF促进AD鼠学习记忆恢复及海马突触素表达 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Neurturin(NRTN)和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联合治疗对AD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Fimbria Fornix ,FF) ,建立AD鼠模型。治疗组左侧脑室注射NRTN、NGF ,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NGF组、损伤组相比 ,联合组学会Y型迷宫所需训练次数减少 ( 5 9.2 0± 3 .60vs 98.40± 4.5 1)和正确反应次数增加 ( 9.0 0± 0 .40vs 3 .82± 0 .64 ) ,但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 ;联合组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COD值均明显增高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NRTN和NGF联合治疗能促进AD鼠学习记忆恢复和海马突触素的表达 ,效果较单用NGF治疗好。 洪乐鹏 龙大宏 冷水龙关键词:海马 突触素 Purmorphamine通过调控Smad6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M)激活BV2细胞中SHH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BV2细胞按实验需要分为1对照组;2脂多糖(LPS)组;3PM+LPS组;4PM组。PM激活BV2细胞中SHH信号通路后,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mad6、E3泛素连接酶Peli1、炎症转录因子(NF-κB)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后Smad6 m RNA表达下降(P<0.01),Peli1 m RNA和NF-κB m RNA表达升高(均P<0.01),PM处理后能促进Smad6 m RNA和TGF-β1 m RNA表达(P<0.01,P<0.05);与LPS组比较,PM对LPS作用下的Peli1 m RNA和NF-κB m RNA表达起抑制作用(均P<0.01)。结论 PM激活SHH信号通路后发挥抗炎作用下调Peli1和NF-κB表达水平,可能与上调Smad6表达和增加TGF-β1表达水平有关。 洪乐鹏 邵帅 谭珍 甘斯婷 汪光亮关键词:SHH信号通路 SMAD6 炎症 脂多糖 Smo在小鼠视觉传导通路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膜蛋白Smoothened(Smo)在胚胎第13~15天(E13~E15)小鼠视觉传导通路和生长锥中的表达。方法利用震荡切片机制备E13~E15小鼠头部水平和纵切片,并行视网膜组织培养。经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在E13和E14的视网膜和视盘中,Smo有微弱表达;而在中脑及进入中脑并刚刚形成视束的视神经纤维中,Smo于E13强烈表达,且以中线为中轴呈倒V字形,但该表达方式于E14消失,仅在视束的表浅区域和视网膜片断培养的轴突和生长锥中表达。结论Smo可能在引导视神经生长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郝彦利 洪乐鹏 陈新安 董为人关键词:SMO 视觉传导通路 发育 Neurturin和NGF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04年 为了探讨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切断成年 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建立隔 -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损伤 4周后 ,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损伤对照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减少了42 .60 %、46.0 4%、5 7.3 6%和 5 5 .2 2 % ,损伤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 ;NGF治疗组损伤侧海马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只减少了 3 3 .64 %、3 8.2 5 %、3 8.42 %和 2 7.64 % ,NGF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联合治疗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只减少了 9.97%、8.0 5 %、14 .70 %和 4.2 8% ,联合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 NGF促使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含量增多的效果较单用 洪乐鹏 龙大宏 冷水龙 许孟杰 叶秉坤关键词:NEURTURIN NGF 神经生长因子 突触素 海马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促大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2014年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丁酸钠(NaB)对大鼠胚胎干细胞(ESC)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含bFGF、EGF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原代ESC;应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药物浓度NaB(0.2、1、2μmol/L)作用48h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NaB(1μmol/L)作用72h后和对照组(PBS)ESC双肾上皮质激素(DCX)和DAPI,计算DCX/DAPI的比值;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浓度NaB(0.2、1、2μmol/L)作用48h后和对照组(PBS)ESC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结果在1、2/μmol/LNaB组ESC出现明显凋亡,细胞形状不规则,核固缩,核内可见致密的颗粒荧光,视野下细胞碎片较多,且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0.2μmol/LNaB组和对照组[(7.85±0.73)%、(18.42±2.04)%比(3.48±0.35)%、(2.16±0.32)%,均P〈0.05]。1μmol/LNaB组ESCDCX/DAPI比值高于对照组(38.51±4.33比14.81±1.77,P〈0.05)。随NaB药物浓度的增加,ESC蛋白H3、H4乙酰化程度较对照组增强,0.2±mol/L组处理后乙酰化组蛋白H3和H4表达变化不明显,1、2μmol/L时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HDAC抑制剂NaB可明显促使ESC向神经元分化。 张西 宣爱国 徐丽萍 龙大宏 洪乐鹏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丁酸钠 胚胎干细胞 神经元 XLIF入路相关的生殖股神经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标本解剖和影像学研究,找出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在各腰椎间隙的走行位置,结合腰椎前大血管和腰神经根的位置,得出极外侧人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在各腰椎间隙的安全入路范围。方法解剖16例成人尸体标本,暴露GFN并观察其与腰大肌的位置关系。在36例腰椎磁共振扫描影像上观察腰大肌和腹部大血管的位置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各腰椎间隙GFN的走行位置和XLIF入路的安全范围。结果生殖股神经在腰大肌内段走行于GFN出椎间孔处与腰大肌穿出点连线上方,呈向前的抛物线或近似直线。GFN在L_(3/4)椎间隙或以上位置穿出腰大肌的样本,GFN距椎体后缘的距离为(34.0±6.02)mm,位置分布在Moro分区位于A区和Ⅰ区。GFN在L_(3/4)椎间隙以下位置穿出腰大肌的样本,GFN距椎体后缘的距离不小于(16.0±2.16)mm,位置分布在Ⅰ区、Ⅱ区和Ⅲ区。结论XLIF入路的安全区域在L_(2/3)。椎间隙为Ⅱ区、Ⅲ区,在L_(4/5)椎间隙为Ⅱ区。GFN穿出腰大肌的位置在L_(3/4)椎间隙或以上者,L_(3/4)椎间隙的安全区为Ⅱ区;在L_(3/4)椎间隙以下者,在L_(3/4)椎间隙从任何分区进入都有损伤血管或神经的可能。 洪乐鹏 廖丙修 罗嘉伦 陈飞裕 黄国斌关键词:XLIF 生殖股神经 影像解剖 熊果酸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诱导TC-1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失能和线粒体自噬在熊果酸诱导TC-1癌细胞自噬相关性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同一批TC-1癌细胞分成对照组和熊果酸(UA)处理组,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以及PI染色标记死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跨电位(Δψm)及细胞内ATP和ROS水平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和Ⅳ的活性;利用吖啶橙(AO)染色来检测自噬;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与自噬标志蛋白LC3的位置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和Nix表达;以及检测对照组和UA处理组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和自噬缺乏(Atg5-/-)的MEFs中ROS水平变化。结果 UA 30μmol/L作用TC-1细胞6 h后,可见大量细胞的线粒体出现了显著异常;UA不仅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P<0.05),而且抑制线粒体复合酶Ⅰ~Ⅳ的活性(P<0.05),且均呈现时间与剂量依赖;UA还降低TC-1肿瘤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内的ROS水平,但是在自噬缺乏(Atg5-/-)的MEFs中ROS水平未受影响(P<0.05);吖啶橙(AO)染色发现UA还可增加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并呈剂量依赖;经UA处理的细胞,无论是自噬相关蛋白LC3与线粒体共定位,还是参与损伤线粒体清除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和Nix均表达增高。结论 UA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清除部分ROS并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线粒体失能与线粒体自噬至少部分参与UA诱导的TC-1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黄丽 谢珊艳 洪乐鹏 石纯 冷水龙关键词:熊果酸 自噬 线粒体 活性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被引量:2 2008年 李佳楣 龙大宏 洪乐鹏关键词:建构主义 局部解剖学 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