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措施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我院68例患有创伤性脾破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案,B组34例采用脾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得到良好治疗效果,B组较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手术治疗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脾动脉栓塞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苗茁
-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传统开腹脾动脉栓塞术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63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资料与方法
2000年5月~2006年11月收治经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63例,男22例,女41例;年龄65~87岁,平均70.1岁;病史6小时-20年。
- 苗茁王玉碧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手术
-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综合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38例肿瘤行一期切除,其中34例一期切除吻合,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率5.8%,切口感染5例。结论:对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病人应进行综合判定,掌握好适应证,正确处理术前、术中及术后关系。
- 苗茁张静波
-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手术
- 乳腺治疗仪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乳腺治疗仪联合口服药物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4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变化情况、疼痛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在第3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乳腺肿块数量、直径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苗茁张静波
-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治疗仪疗效
- 经腹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对经腹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贲门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经胸组经胸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经腹组经腹部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经腹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反流食道炎的发生比率,均明显优越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对老年性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腹部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反流食道炎发生比例,同时患者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同经胸手术术后生存率,无差异性,同时无不良后果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手术方式的选取。
- 苗茁张静波
- 关键词:老年贲门癌
- 胆囊腺瘤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癌变、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2006年间收治的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胆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诊断为胆囊赘生物或息肉,其中7例考虑为胆囊腺瘤,2例经CT检查诊断为胆囊占位性病变;4例合并胆囊结石。管状腺瘤6例,乳头状腺瘤4例,单纯腺瘤3例,伴慢性胆囊炎3例,伴Ⅰ~Ⅱ度不典型增生3例,重度增生癌变3例,均为管状腺瘤。结论胆囊腺瘤临床表现与胆囊炎、胆石症相似。病理类型分为腺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乳头腺管状腺瘤。胆囊腺瘤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等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 苗茁张静波
- 关键词:胆囊腺瘤癌变病理手术
- 83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处理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提高对老年胃癌患者的诊治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10年6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大于70岁83例老年胃癌患者及小于60岁1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总结。结果老年组术前心、肺、肝、前列腺等合并症及术后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明显多于年轻组。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
- 苗茁张静波
- 关键词: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
- 30例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诊断治疗观察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所收治的30例临床确诊胃癌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存活时间为半年,7例患者的存活时间为1年,3例患者的存活时间为3年,2例患者的存活时间为4年以上,1例患者存活至今,目前仍处于随访中。结论对于胃癌急性穿孔患者,必须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以便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治疗,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苗茁
- 关键词:胃癌急性穿孔临床诊治预后效果
- 外科手术在结肠癌性肠梗阻领域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性肠梗阻临床中采用外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及生活质量改善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时间为(198.8±12.4)min,术中出血量为(123.7±13.2)ml;术后有1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性肠梗阻外科手术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率,结肠癌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应大量推广各种手术方法。
- 苗茁
- 关键词:外科手术结肠癌性肠梗阻生活质量并发症
- 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河南省济源市肿瘤医院1998至2007年间571例因贲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23例(4.0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采取经X线透视导管引导下或胃镜引导下放入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EN)和胃肠道动力药物联合治疗,其中19例患者于5周内恢复,2例延长至7周恢复,2例7周后因顽固性幽门口炎症、水肿行胃肠吻合术而治愈。结论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可根据患者术后胃引流量增多(600~800ml/d,开始进食或改进半流饮食后上腹饱胀、呕吐,经检查排除幽门口梗阻等可作出诊断,大部分病例经禁食、胃肠减压、肠内营养(EN)和胃肠道动力药物等应用可治愈,少数经久不愈者可通过手术治疗。
- 苗茁张静波段建军
- 关键词:贲门癌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