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菲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2篇源性
  • 2篇造影
  • 2篇造影剂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损伤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神经损伤
  • 2篇视网膜神经
  • 2篇视网膜神经节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微泡
  • 2篇微泡造影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保护
  • 2篇细胞保护作用
  • 2篇美金胺
  • 2篇孔源性
  • 2篇孔源性视网膜...

机构

  • 3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杨静菲
  • 2篇薛黎萍
  • 2篇吴敏
  • 2篇徐文荣
  • 2篇胡敏
  • 2篇孙晓梅
  • 1篇刘敏
  • 1篇王新宇
  • 1篇刘苏
  • 1篇傅轶
  • 1篇肖丽波
  • 1篇王志刚
  • 1篇熊成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增强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praguPDawley(SD)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玻璃体腔单独注射美金胺组(D组),玻璃体腔注射美金胺加超声微泡组(E组)5个组,每组8只大鼠,再将各组随机分为视神经损伤后1、2周2个亚组,各亚组4只大鼠。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只暴露视神经,不进行钳夹,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立即用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C~E组建立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后,处理方式分别为C组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D组玻璃体腔注射美金胺,E组玻璃体腔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及美金胺,立即用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视神经损伤1、2周时,各组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并计数;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记录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荧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逆行荧光金标记RGC结果显示,各处理组视网膜定向铺片上均可见金黄色着染的RGC。A、B组RGc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18,0.011;P=0.986,0.873);C~E组RGC数均较A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944,P=0.012);D组RGC数多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1.721,1.924;P=0.043,0.037);E组RGC数明显高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1.128,1.482,P=0.027,0.008;q=1.453,1.855,P=0.031,0.010)。F—VEP检测发现,A、B组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08,0.019,P=0.981,0.946;q:0.072,0.052,P=0.737,0.851);C~E组P100波潜伏期较A组延长,振幅较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312,106.312;P=0.017,0.009)。荧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A、B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排列整齐,RGC�
杨静菲刘苏王志刚傅轶刘敏王新宇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在外伤性眼内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23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23GTSV)首先由Eckardt于2005报道应用于临床,其具有20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周边玻璃体处理优势,又具备25G玻璃体切割系统无需缝合,愈合快的优势,且比25G玻璃体切割系统效率更高。近年来随着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的手术配套器械日益完善,其在I临床应用也越加广泛,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23GTSV对56例外伤性眼内炎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现报道如下。
熊成肖丽波杨静菲
关键词:外伤性眼内炎
改良充气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016年
目的:评估改良的充气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视网膜冷凝联合眼内气体( SF6)填充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巩膜的冷凝术联合SF6气体填充术,根据裂孔的位置术后选择恰当体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对失败病例做具体分析。结果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8眼(77.78%),6眼(14.67%)二次行巩膜外冷凝联合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2眼(5.55%)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2 F6填充获得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例最终复位率为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 P〈0.01)。结论改良充气视网膜固定术是治疗新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薛黎萍吴敏胡敏孙晓梅彭亚力徐文荣杨静菲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增强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memantine),对由视神经钳夹造成损伤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40只SD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以下5个处理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
杨静菲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动物实验超声微泡造影剂美金胺
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选择性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方法:对3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经巩膜冷凝术联合球内注射膨胀气体,根据裂孔的位置选择恰当体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视力及并发症。对失败病例做具体分析。结果:经巩膜视网膜冷凝联合球内注气,一次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26眼(81%),4眼二次行巩膜外冷凝联合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2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SF6填充获得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例最终复位率达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经巩膜视网膜冷凝联合球内注气术是治疗新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简单的、损伤小、花费低的方法。
薛黎萍吴敏胡敏孙晓梅彭亚力徐文荣杨静菲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冷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