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少君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损伤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功能
  • 1篇血尿酸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杨少君
  • 3篇周乃珍
  • 3篇王晓霞
  • 1篇朱婕琳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其对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NT-proBNP和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收缩末期内径(LVESD)、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用于治疗老年CHF,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少君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依那普利曲美他嗪N-末端B型利钠肽
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7例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华法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行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心肌指标[血浆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N端氨基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脂蛋白(a)],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TT、PT、APTT、IN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TnI、NT-proBNP、脂蛋白(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华法林联合替格瑞洛方案,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方案更加有益于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心肌损伤的预防,安全性更好。
杨少君朱婕琳王晓霞
关键词:心房颤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凝血功能心肌损伤
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 血糖 尿酸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2例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 B/Apo A1)、空腹血糖、尿酸及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颈动脉硬化组TG、TC、LDL-C、Apo A1、Apo B、Apo B/Apo A1、空腹血糖、Hcy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组血清Hcy水平与HDL-C、Apo B、尿酸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TG、TC、LDL-C、Apo A1、Apo B/Apo A1、空腹血糖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和血脂、血糖升高都是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TG、TC、LDL-C、Apo A1、Apo B/Apo A1、空腹血糖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密切相关。
杨少君周乃珍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血尿酸
阿昔莫司对oxLDL诱导泡沫细胞自噬及AMPK/mTOR通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基于AMPK/mTOR通路探讨阿昔莫司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泡沫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株(人单核细胞株),使用佛波醇酯促进其分化形成巨噬细胞,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阿昔莫司组、氯喹组、阿昔莫司+氯喹组、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阿昔莫司+Compound C组。各组均添加对应药物作用于细胞0.5 h,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再添加oxLDL培养48 h。使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含量;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自噬体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p-AMPK/AMPK、p-mTOR/mTOR)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细胞红色脂滴含量升高(P<0.05),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阿昔莫司组LC3Ⅱ/LC3Ⅰ水平升高,P62水平降低(P<0.05),而氯喹组LC3Ⅱ/LC3Ⅰ水平降低,P62水平升高(P<0.05);与阿昔莫司组比较,阿昔莫司+氯喹组LC3Ⅱ/LC3Ⅰ水平降低,P62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阿昔莫司组p-AMPK/AMPK、LC3Ⅱ/LC3Ⅰ水平升高,p-mTOR/mTOR、P62水平降低(P<0.05),而Compound C组p-AMPK/AMPK、LC3Ⅱ/LC3Ⅰ水平降低,p-mTOR/mTOR、P62水平升高(P<0.05);与阿昔莫司组比较,阿昔莫司+Compound C组p-AMPK/AMPK、LC3Ⅱ/LC3Ⅰ水平降低,p-mTOR/mTOR、P62水平升高(P<0.05)。结论阿昔莫司可以促进oxLDL诱导泡沫细胞自噬过程,且此过程可能与调控AMPK/mTOR通路有关。
杨少君周乃珍王晓霞
关键词:阿昔莫司OXLDL泡沫细胞自噬
circ_0000285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circ_0000285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H_(2)O_(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si-NC、si-circ_0000285、si-circ_0000285与antimiR-NC、si-circ_0000285与anti-miR-625分别转染至H9C2细胞后加入200μmol/L H_(2)O_(2)处理;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circ_0000285、miR-625的表达量;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alondialed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0285与miR-625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3,cleaved caspase-3)、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 light chain 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 light chain 3Ⅰ,LC3-Ⅰ)蛋白表达量并计算LC3-Ⅱ/LC3-Ⅰ比值。结果 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中circ_0000285的表达量升高(1.00±0.04 vs. 2.24±0.12),而miR-625的表达量降低(1.00±0.05 vs. 0.37±0.05);转染si-circ_0000285可降低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中MDA[(44.59±2.74)μmol/L vs.(25.87±2.83)μmol/L]、NO[(88.91±4.15)μmol/L vs.(50.01±4.42)μmol/L]的浓度和LC3-Ⅱ/LC3-Ⅰ比值(1.67±0.26 vs. 1.07±0.12)(P<0.05),并可降低细胞凋亡率(28.26%±4.20%vs. 15.42%±0.80%)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浓度(P<0.05),而细胞存活率(47.62%±5.48%vs. 90.21%±3.67%)、SOD的活性[(11.32±1.39)U/mL vs.(37.44±2.43)U/mL]升高(P<0.05);circ_0000285可靶向调控miR-625的表达;共转染si-circ_0000285与anti-miR-625后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中MDA[(25.78±2.33)μmol/L vs.(36.83±2.29)μmol/L]、NO[(50.46±3.15)μmol/L vs.(70.72±2.12)μmol/L]的浓度和LC3-Ⅱ/LC3-Ⅰ比值(1.07±0.11 vs. 1.49±0.27)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15.35%±0.52%vs
杨少君周乃珍王晓霞
关键词:心肌细胞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