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辉
作品数:
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胡康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吴梦迪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曹君利
徐州医学院
王刚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刘鹤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营养因子
1篇
源性
1篇
源性神经营养...
1篇
镇痛作用
1篇
神经病
1篇
神经病理
1篇
神经病理性
1篇
神经病理性疼...
1篇
神经营养
1篇
神经营养因子
1篇
疼痛
1篇
帕罗西汀
1篇
小鼠
1篇
模型小鼠
1篇
脑源性
1篇
脑源性神经
1篇
脑源性神经营...
1篇
脑源性神经营...
1篇
病理
1篇
病理性
机构
1篇
徐州医学院
1篇
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1篇
刘鹤
1篇
王刚
1篇
曹君利
1篇
吴梦迪
1篇
胡康
1篇
王辉
传媒
1篇
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1篇
2015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帕罗西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新型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CCI)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该作用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健康小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CCI模型组(CCI组),每组24只。两组小鼠于术后第3天开始分别给予帕罗西汀(20mg·kg-1.d-1)或等量生理盐水(NS)灌胃,连续给药7d,从第8天开始停止给药,再分为Sham+P组、sham+Ns组、CCI+P组、CCI+NS组,每组12只。①于CCI模型建立后第0、3天,以及给药后第1、3、7、8、9、10、11天分别检测实验小鼠的热缩足潜伏期(pawwithdrawallatency,PwL)变化。②将CCI+P组、CCI+NS组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CCI+P+BDNF组、CCI+P+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组、CCI+NS+BDNF组、CCI+NS+PBS组,每组6只,帕罗西汀给药7d后于CCI对侧海马CA1区注射小剂量外源性BDNF(5ng/0.2μl),观察BDNF注射后1、2、4h小鼠的PwL变化。结果与Sham+NS组比较,Sham+P组小鼠灌胃后各时间点PWL无明显变化(P〉0.05);灌胃后第3、7天和停药第1天CCI+P组小鼠PwL分别为(6.66±0.35)、(8.36±0.33)S和(7.84±0.37)S,较CCI+NS组(5.01±0.24)、(5.58±0.40)、(6.24±0.35)s明显升高(P〈0.01、P〈0.001或P〈0.05);然而,停药第2天CCI+P组小鼠PWL与CCI+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NS+PBS组比较,CCI+NS+BDNF组在各时间点PW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2h和4h,CCI+P+BDNF组小鼠PWL分别为(5.78±0.39)、(5.34±0.47)S和(5.85±1.13)S,较CCI+P+PBS组(8.96±0.54)、(8.99±0.99)、(9.43±0.70)s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新�
邹士雅
胡康
王刚
吴梦迪
王辉
曹君利
刘鹤
关键词:
帕罗西汀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