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嬿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隔药灸“天枢”、“气海”穴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血清P物质、TNF-α及PGE2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观察隔药灸天枢、气海穴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痛行为和血清P物质、TNF-α及PGE2的影响,探讨艾灸对慢性炎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外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模型。隔药灸组采用隔药灸天枢、气海穴治疗;假灸组仅在穴位上放置药饼和艾炷,不点燃艾炷;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不进行治疗,只做与隔药灸组相同的固定。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腹壁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TNF-α和PGE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在各个扩张压力下均显著升高(P<0.01),MWT、TWL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和假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AWR评分在各个扩张压力下均降低(P<0.05),MWT、TWL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物质、TNF-α及PGE2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假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血清P物质、TNF-α及PGE2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隔药灸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有镇痛作用;隔药灸能有效降低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血清P物质、TNF-α、PGE2水平进而发挥镇痛效应。
- 黄燕李志元杨延婷赵嬿张丹吴焕淦施征张翠红朱毅马晓芃
- 关键词:P物质TNF-ΑPGE2
- 电针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电针治疗千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两组治疗穴位均选取攒竹(BL2)、丝竹空(SJ23)、太阳(EX-HN5)、四白(ST2)、百会(D...
- 张丹赵嬿龚岚李志元贾一凡杨延婷黄燕马晓芃
- 穴位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机理探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查阅并整理穴位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机理研究文献,总结规律,以期指导穴位疗法治疗AR机制研究的深入开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手工检索,查阅1989—2013年有关穴位疗法治疗AR的机理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结果:穴位疗法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三大途径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结论:穴位疗法治疗AR的机理非常复杂,与免疫、神经、血液循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作用途径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靶点,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
- 魏邦基赵嬿张翠红洪珏马晓芃纪军刘婕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穴位疗法针灸疗法耳针穴位贴敷疗法
- 电针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电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两组治疗穴位均选取攒竹(BL2)、丝竹空(SJ23)、太阳(EX-HN5)、四白(ST2)、百会(D...
- 张丹赵嬿龚岚李志元贾一凡杨延婷黄燕马晓芃
- 神经损伤和神经生长因子与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干眼(Dry eye,D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损伤或功能异常是DE的致病机制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调节神经活性的重要分子,与DE的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修复关系密切。针刺治疗DE临床疗效肯定,并具有调节神经功能及NGF表达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张丹赵嬿魏邦基李胜张翠红吴凌翔马晓芃
- 关键词:干眼发病机制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