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琴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吡啶联吡唑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 2016年
-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高效、低毒、作用机制新颖以及吡唑环可多位点取代等特点而在农药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1998年日本农药公司于首次合成了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氟虫酰胺(化合物1),后来,杜邦公司以其为先导化合物,将邻苯二甲酸酰亚胺变化为邻氨基苯甲酰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开发出了一系列含吡啶环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从结构分析发现,一部分有活性的化合物均含有吡啶联吡唑结构单元.且通过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发现,这类化合物的活性比其他羧酸类化合物高,由此可见,吡啶联吡唑结构单元明显增强了该类化合物的活性。
- 谭悦刘胜韩文高何海琴刘幸海翁建全谭成侠
- 关键词:酰胺类化合物含吡啶环杀菌活性
- 新型吡啶联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被引量:5
- 2018年
- 以乙酰丙酮和溴乙酸乙酯等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肼基化、环合、水解、酸化和缩合等反应合成了12个新型的吡啶联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1a^1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并研究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培养皿法测试结果表明:用药量为200 mg·L^(-1)时,1j,1k和1l对油菜的抑制率均为100%。盆栽法测试结果表明:苗后茎叶喷雾处理用药量为150 g·hm^(-2)时,1l对靶标杂草芥菜、繁缕的抑制率分别为80%和70%。
- 谭悦何海琴刘幸海翁建全谭成侠
- 关键词:盆栽法除草活性
- 新型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寻找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将吡唑环与双酰肼结构进行拼接,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含吡唑环的双酰肼类目标化合物6a^6m,其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质谱确认。培养皿法测定结果表明:在200 mg/L下,化合物N'-(2-(2,4-二氯苯氧基)乙酰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肼(6i)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高粱Sorghum bicolor、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黄瓜Cucumis sativus根、茎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盆栽试验表明:在有效成分150 g/hm2剂量下,采用苗后茎叶喷雾处理,化合物6i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抑制率均达80%;相同剂量下采用苗前土壤喷雾处理,6i对反枝苋A.retroflexus的抑制率也达80%。
- 何海琴戴志猛谢旭峰刘幸海谭成侠
- 关键词:吡唑除草活性
- 嘌呤氧基苯氧丙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 ,6-二氯-5-硝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胺化、取代、醚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嘌呤氧基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1a-1f,其结构经1HNMR和MS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在200mg/L下,所有目标化合...
- 戴志猛何海琴史建俊刘幸海谭成侠
- 关键词:合成工艺除草活性结构修饰
- 一种含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含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双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双酰肼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Image file="136831DEST_PATH_IMAGE001.GIF" ...
- 谭成侠何海琴贡云芸史建俊刘幸海翁建全
- 文献传递
- 新型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
- 寻找较高生物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将吡唑环与双酰肼结构进行拼接,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含吡唑环的双酰肼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均通过1H NMR和HRMS进行了表征,并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剂量...
- 何海琴谢旭峰刘幸海谭成侠
- 关键词:合成工艺除草活性
- 一种苯氧乙酸的连续化合成方法
- 一种苯氧乙酸的连续化合成方法,属于除草剂2,4‑D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它将苯酚钠水溶液与氯乙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到带有加热套管的恒压漏斗中混合反应,使其在恒压漏斗保留10~15min,反应液然后溢流到装有15~20℃稀盐酸或...
- 何海琴戴志猛蓝健戴丹丹谭成侠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含吡唑双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双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双酰肼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Image file="136831DEST_PATH_IMAGE001.GIF" ...
- 谭成侠何海琴贡云芸史建俊刘幸海翁建全
- 吡啶联吡唑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含氮杂环如吡啶和吡唑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其独特的作用机理,近年来一直被用于农药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为了寻找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取代苯胺、5-取代-1,3,4-噻二唑...
- 何海琴
- 关键词:酰胺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嘌呤氧基苯氧丙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被引量:1
- 2015年
- 以4,6-二氯-5-硝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胺化、取代、醚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嘌呤氧基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1a^1k,其结构经1H NM R和M S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在200 mg/L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1f((R)-2-(4-((9-(4-氯苯)-8-(三氟甲基-9H-嘌呤-6-基)氧)苯氧)丙酸丁酯)和1h((R)-2-(4-((9-(4-氯苯)-8-(三氟甲基-9H-嘌呤-6-基)氧)苯氧)丙酸乙酯)对靶标的抑制率几乎都达到100%。
- 戴志猛何海琴史建俊刘幸海谭成侠
- 关键词:嘌呤除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