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梅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感染
  • 1篇血肌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液透析导管
  • 1篇血液透析治疗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肾活检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患者
  • 1篇透明质酸
  • 1篇透析导管
  • 1篇透析治疗
  • 1篇尿素氮

机构

  • 3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重庆市綦江区...

作者

  • 3篇杨梅
  • 2篇庞玉洪
  • 2篇陈抗侵
  • 1篇赵建明
  • 1篇牟爱华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研究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其透明质酸、纤维连接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以及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慢性肾病患者纳入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治疗。将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肾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及BUN、Scr、ALB以及Ccr等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HA水平、LN水平、PC-Ⅲ水平C-Ⅳ水平、BUN水平、Scr水平、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N水平、C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病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其HA、FN、BUN、SCr、Alb水平,有助于缓解期肾脏的损伤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杨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透明质酸纤维连接蛋白尿素氮血肌酐
285例肾活检临床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该院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5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85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比例0.79∶1.00,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其病理类型前3位是IgA肾病(35.6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23%)、微小病变(15.4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前3位是狼疮性肾炎(31.82%)、紫癜性肾炎(18.18%)、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15.15%)。结论该院肾小球疾病女性患者稍高于男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
庞玉洪陈抗侵杨梅
关键词:肾活检病理学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380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与非感染组(3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PCT及CRP水平,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CT及CRP水平的差异以及PCT与CRP水平的相关性,评价血清PCT及CRP水平对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前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P<0.01)。以PCT>1.78ng/ml为早期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界限,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78.0%和92.6%;以CRP>13.2μg/ml为早期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界限,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91.5%;两者指标串联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0.0%和95.6%,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95%CI:0.821~0.959)。结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早期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CT及CRP水平可作为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早期敏感指标。
庞玉洪赵建明陈抗侵牟爱华毛界杨梅徐智会
关键词:血液透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导管相关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