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中药
  • 3篇细胞
  • 3篇挥发性
  • 3篇挥发性成分
  • 2篇顶空
  • 2篇顶空固相微萃...
  • 2篇学成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中医
  • 2篇颈椎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癌细胞
  • 2篇HS-SPM...
  • 2篇醇提
  • 1篇单味
  • 1篇单味药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试验

机构

  • 14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14篇刘毅
  • 3篇江汉美
  • 2篇方铁根
  • 2篇陈成
  • 2篇梁伟
  • 2篇胡倩
  • 2篇岳雯雯
  • 2篇黄宏
  • 2篇屈伟
  • 1篇李友梅
  • 1篇许汉林
  • 1篇杨红兵
  • 1篇李均
  • 1篇吴和珍
  • 1篇陈运中

传媒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04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易中医颈椎防治仪的研制与应用
2015年
目的颈椎病已成为临床上的高发病,并有呈低龄化的趋势,故加强对颈椎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团对尝试设计一种具有防治两用的颈椎病治疗仪。方法将中医经络推拿理论与现代颈椎生物力学理论相融合,发挥现在颈椎治疗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一方面采用间歇进行式类推拿手法,即通过设定程序控制模拟人手推拿的治疗方式,这也是本作品的创新之处。另一方面结合中药疗法、热疗、穴位疗法于一体,对颈椎不适的部位进行持久、稳定的刺激,从而起到安全、有效的防治作用。结果本作品在设计上对于颈椎病症状较轻的患者能起到预防及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的作用,同时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以延缓病情的发展。结论这种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与西医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颈椎中医防治仪很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值得发展与推广。
岳雯雯梁伟屈伟黄宏胡倩朱章帅汤钰文刘毅方铁根
关键词:中药疗法热疗眩晕痹证
虎杖中药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循环利用策略
虎杖是医学界和医药工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中药材之一,拥有许多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本文基于对虎杖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梳理,从资源综合利用的4R 理论来探讨虎杖从育种、栽培、加工仓储、提取分离有效成分、药渣再利用及非药用部位商业...
刘毅吴和珍陈运中
关键词:虎杖育种综合利用
管竞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被引量:2
1999年
临床上一般采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但对激素无效型患者却无良策。管竞环教授从事肾病的临床与科研近40年,治疗肾病综合征尤其是激素无效型效果显著。现整理如下:1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1.1脾肾阳虚型症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酸软,尿少浮肿,舌质淡红,舌体胖嫩...
李均李友梅刘毅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靶点的筛选,鉴定及临床应用
龚伟刘毅易铁男王志勇吕龙张浩
恶性肿瘤是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肿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研究历时7年,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阐明了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的...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细胞转移特异性抑制剂抗肿瘤药物
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分析了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药理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药对、川芎和葛根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依次为β-甲基苯丙醛(46.84%)、间甲酚(48.49%)、(-)-α-荜澄茄油烯(13.85%)。组成药对后新增21种成分,原有组分减少32种。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川芎、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二者联用分析药对与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新增成分对后续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复方制剂的相关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药对在配伍前后成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李书帆江汉美刘毅刘天琪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HS-SPME-GC-MS鉴别高良姜及大良姜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高良姜及大良姜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再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药材共检测出128个峰,鉴定出69种成分。从高良姜中检测到61个峰,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52%,主要成分有桉叶油醇、1,2,4a,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α-松油醇、塞瑟尔烯、1-石竹烯、β-蒎烯、2-茨酮等。从大良姜中检测到67个峰,鉴定出4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8.29%,主要成分有β-倍半水芹烯、正十五烷、(E)-β-金合欢烯、1-石竹烯等。高良姜和大良姜在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上有很大差异,两者不能混用。
李锦周杨红兵刘毅陈成骆宇燊
关键词:高良姜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法分析乌梅与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被引量:5
2021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鉴定乌梅、醋制乌梅和乌梅炭的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6种成分,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从乌梅中检测出32种成分,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8.90%。从醋制乌梅中检测出18种成分,鉴定出了14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2.52%。从乌梅炭当中检测出28种成分,鉴定出18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93%。三者的共有挥发性成分有9种,与乌梅生品相比,醋制乌梅新增4种成分,减少了13种成分,乌梅炭新增8种成分,减少了13种成分。乌梅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经过醋制和炭炒后发生了明显变化,且药理作用各不相同。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乌梅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李书帆刘毅江汉美刘天琪
关键词:乌梅乌梅炭HS-SPME-GC-MS挥发性成分
在辨证指导下根据中药钙磷比值选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该课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常用中药中钙磷的含量,在辨证指导下,根据经验方肾衰一号汤的组方原则,精选钙磷含量比值较高的药物组成肾衰二号汤,以此方对腺嘌呤灌胃造成的CRF大鼠治疗,并与肾衰一号汤、尿毒清颗粒剂对照进行实验研...
刘毅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慢性肾功能衰竭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s、DisGeNET、Herb数据库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临床数据筛选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ALI的关键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LPS诱导建立小鼠ALI模型,验证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ALI的效果及相关靶点,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分析显示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ALI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原癌基因(JUN)等10个核心靶点相关,涉及TNF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可以减轻肺部损伤,改善ALI小鼠的病理状态,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6的表达,提高肺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肺组织中JUN、TLR4、NF-κB p65、NF-κB 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可以抑制LPS诱导的ALI小鼠炎症和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有关。
戴全武刘毅曾格格何嘉伟黄振阳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急性肺损伤炎症
草果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评估草果杀伤卵巢癌细胞的能力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ELISA法、GEPIA2.0数据库、体内动物实验等,评估内质网应激、白细胞介素-6(IL-6)和叉头框蛋白(FOXO3a)在草果乙醇提取物(ATEE)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调节关系。结果 在细胞水平,浓度大于20μg·mL^(-1)的ATEE均显著增加SKOV3细胞的凋亡率,呈现浓度依赖性。ATEE能够上调SKOV3细胞中GRP78、CHOP、FOXO3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IL-6的分泌。沉默SKOV3细胞CHOP基因、FOXO3a基因或加入外源IL-6,均能逆转ATEE诱导SKOV3细胞凋亡的能力。进一步证实,沉默SKOV3细胞CHOP基因,能够逆转ATEE上调FOXO3a蛋白水平的能力和抑制IL-6分泌的能力。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上,FOXO3a与内质网应激激活正相关。在动物水平,ATEE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的瘤重。结论 ATEE可能是通过激活SKOV3细胞内质网应激来抑制IL-6的分泌,并上调FOXO3a蛋白,从而诱导SKOV3细胞凋亡。
李书帆江汉美韩蔓田宇刘天琪刘毅
关键词:草果乙醇提取物卵巢癌细胞GRP78CHO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