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菊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豆豉
  • 4篇曲霉
  • 4篇曲霉型豆豉
  • 2篇芽孢
  • 2篇生产菌
  • 2篇培养基优化
  • 2篇解淀粉芽孢杆...
  • 1篇代谢途径
  • 1篇底物
  • 1篇豆豉纤溶酶
  • 1篇乙醇
  • 1篇脂肪酶
  • 1篇溶酶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生产菌株
  • 1篇生物学鉴定
  • 1篇生物转化
  • 1篇突变株
  • 1篇全基因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王筱兰
  • 7篇张菊
  • 4篇杨慧林
  • 3篇杨林
  • 2篇徐玲霞
  • 2篇施文杰
  • 1篇魏文苹
  • 1篇黄敏
  • 1篇万明

传媒

  • 4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豆豉纤溶酶的工艺条件被引量:5
2016年
纤溶酶是指能专一降解纤维蛋白凝胶的蛋白水解酶,可用于治疗脑梗死、高凝血状态及血栓性脉管炎等外周血管疾病。解淀粉芽孢杆菌JXNUWX-1是一株从豆豉中分离得到的高产纤溶酶菌株,并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 No.M2014638)。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JXNUWX-1菌株产纤溶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玉米淀粉、牛肉粉、初始p H这三个较显著的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最终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淀粉浓度为2.91%,牛肉粉的浓度为1.76%,最适p H为7.47,在此条件下,酶活力为346.62 IU/m L,较优化前纤溶酶活力提高了8.9倍。本研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JXNUWX-1大规模生产纤溶酶提供理论依据。
杨林谢雅雯魏文苹徐玲霞张菊黄敏胡尊河杨慧林王筱兰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豆豉纤溶酶响应面法发酵条件优化
传统曲霉型豆豉中高产脂肪酶的米曲霉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0
2018年
豆豉是中国特色四大传统大豆发酵制品之一,其中产脂肪酶菌株对豆豉风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对传统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的脂肪酶产生菌株进行了研究,以发酵过程中的曲霉型豆豉为样品,通过对其分离纯化,得到高产脂肪酶菌株8号,并测出其脂肪酶活力为30 IU·m L-1.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与NCBI数据库中ITS序列比对,发现该菌株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相似度达100%,鉴定该菌株为米曲霉.获得的高产脂肪酶米曲霉,对豆豉的风味有重要影响,并且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廖焰焰张菊李翔王筱兰
关键词:曲霉型豆豉米曲霉纯化分子生物学鉴定
一株从豆豉中分离的乙醇生产菌株Jxnu-18的全基因组分析
2020年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迅速减少,生物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乙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一化学合成法生产的乙醇中夹杂了异构高碳醇,对人体有害,不适宜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应用。因此,生产大量的对人体无害的乙醇仍然是一项热门研究领域。Jxnu-18是一株乙醇生产菌株。解析Jxnu-18菌株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可以深入研究Jxnu-18菌株产生乙醇的分子代谢机制,为以后该菌株的分子改造育种研究提供相应的基因序列信息。本研究通过对Jxnu-18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应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序列组装、功能注释、GO/COG聚类分析等。结果表明Jxnu-18菌株的全基因组大小为4059815 bp,GC含量为46.14%,菌株的基因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Accession编号为CNSA:CNP0000014;ENA:PRGEB23600。
张菊杜思瑶方琳琳胡荣廖焰焰王筱兰杨慧林
关键词:乙醇全基因组测序代谢途径
豆豉中的一株产酒精细菌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碳源氮源的优化被引量:3
2019年
传统曲霉型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基础发酵原料,经过制曲和发酵两个阶段制作而成。制曲阶段为发酵阶段提供一些酶和营养物质,发酵阶段主要产生风味物质和功能营养物质。通过TTC培养基鉴别培养,从曲霉型发酵阶段的豆豉中筛选得到了一株产酒精的细菌。将这株菌株进行形态学和16sRNA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定该菌株为Rummeliibacillus stabekisii。之后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种类及浓度的优化。最终得到了最优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两者在培养基成分中的较优质量浓度分别为7%和0.5%。最终的优化结果与该菌株初始酒精产量相比提高了3.21倍。本研究对于能源微生物的研究,为改良更优的产酒精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张琪张菊廖焰焰杨慧林王筱兰
关键词:曲霉型豆豉
1株传统曲霉型豆豉中高活力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被引量:6
2015年
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作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形成的传统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蛋白酶产生菌是其优势菌株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传统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初筛和复筛,筛选获得1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经测定其酶活力为2 231 U·L-1.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获得的高活力蛋白酶产生菌将为后续制作风味良好的豆豉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工业化生产蛋白酶提供菌种资源.
杨林王筱兰杨慧林张菊谢雅雯
关键词:豆豉解淀粉芽孢杆菌
豆豉发酵过程中产乳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6
2018年
豆豉是一种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经过制曲和微生物发酵阶段最终形成的传统发酵食品。在发酵阶段的后期,乳酸对豆豉的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传统曲霉型豆豉中产乳酸的菌株进行富集、分离和筛选,从中获得1株产乳酸较高的菌株,随后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 lolii)。同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培养基的氮源、碳源进行优化,用正交试验对其无机盐离子的浓度进行优化,以产乳酸量为基准,得到其最佳发酵培养基:10%的葡萄糖为碳源,9%的牛肉粉为氮源,无机盐离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柠檬酸氢钠1%、乙酸钠1%、硫酸镁0.05%、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1%,最终乳酸产量提高了9.1倍。本实验为豆豉发酵过程中制作良好风味的豆豉提供理论基础。
张菊徐亮王帅杨林施文杰王筱兰
关键词:曲霉型豆豉乳酸菌培养基优化
雄烯二酮生产菌耐底物突变株MN4生物转化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雄烯二酮的生物转化过程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通过响应面优化耐底物突变株MN4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以提高转化过程中AD的产量.在摇瓶培养条件下,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发现玉米浆、Na H2PO4、豆油是菌株MN4降解植物甾醇产生雄烯二酮的主要因素.采用最陡爬路径逼近最大响应面区域,然后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回归分析,对分支杆菌转化成植物甾醇生成雄烯二酮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实验分析表明,转化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玉米浆2%、Na H2PO40.07%、豆油14.49%.利用该培养基进行发酵转化验证实验,雄烯二酮平均生产量达到6.23 g·L-1,生物转化率为55.3%,比原始生成水平(4.65 g·L-1)提高34%.
万明徐玲霞张菊施文杰王筱兰
关键词:培养基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