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晓光

作品数:109 被引量:643H指数:15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针法
  • 21篇针灸
  • 20篇针刺
  • 18篇关节炎
  • 15篇热补针法
  • 14篇郑氏
  • 14篇中医
  • 12篇性关节炎
  • 11篇风湿
  • 10篇类风湿
  • 8篇针法治疗
  • 7篇腰椎
  • 7篇腰椎间盘
  • 7篇温通
  • 7篇温通针法
  • 7篇疗效
  • 7篇灸疗
  • 7篇灸疗法
  • 6篇针灸疗法
  • 6篇实验性关节炎

机构

  • 107篇甘肃中医药大...
  • 5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枣庄科技职业...
  • 1篇天水市第二人...
  • 1篇天水市中医医...

作者

  • 107篇秦晓光
  • 45篇杜小正
  • 18篇何天有
  • 18篇方晓丽
  • 13篇赵彬元
  • 12篇严兴科
  • 9篇张帆
  • 9篇刘强
  • 8篇王金海
  • 7篇刘世琼
  • 7篇赵中亭
  • 7篇雒成林
  • 7篇张星华
  • 5篇田亮
  • 5篇杨敏
  • 4篇骆文郁
  • 3篇田永萍
  • 3篇颉旺军
  • 3篇张毅
  • 2篇齐瑞

传媒

  • 9篇甘肃中医学院...
  • 7篇亚太传统医药
  • 7篇中医临床研究
  • 6篇实用中医内科...
  • 6篇中国针灸
  • 6篇中医研究
  • 5篇按摩与康复医...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针刺研究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医儿科杂志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的观察及其对外周PGE_2、SP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针刺镇痛后效应及对炎症局部PGE2、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n=6)、捻转组(n=24)和热补组(n=24),后两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时刻),每组各6只。模型对照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动物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合谷穴和足三里穴各1次,留针30 m in,捻转组用捻转针法,热补组用热补针法。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深度麻醉后取关节局部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SP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痛阈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捻转组和热补组针后各时刻痛阈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热补组即时痛阈与捻转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针后0.5 h、1 h及2 h痛阈均高于捻转组(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PGE2和S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捻转组针后2 h的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此时SP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捻转组和热补组其余各时刻PGE2和SP含量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捻转组相比,热补组即时PGE2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而热补组0.5h SP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热补组其余各时刻PGE2和SP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优于捻转针法,外周PGE2和SP不是形成两种针法镇痛后效应差异的因素。
杜小正秦晓光方晓丽
关键词:热补针法痛阈SPPGE2
温针灸治疗感音性耳聋42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感音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温针灸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探究温针灸治疗后听力改善的情况。结果:本治疗方法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温针灸治疗感音性耳聋效果显著。
张荣媛何天有秦晓光严新科
关键词:感音性耳聋温针灸外治法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被引量:3
2021年
介绍采用郑氏"金钩钓鱼"针法针刺攒竹穴、华佗夹脊穴、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顽固性呃逆归属于中医学"呃逆"范畴,证属胃气上逆,肝郁气滞。治疗上以和胃降逆、疏肝理气为主,选用郑氏"金钩钓鱼"针法。郑氏"金钩钓鱼"针法具有疏经通络止痛、行气散气作用,适用于一切气滞血瘀病证。
杨星星秦晓光王淼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华佗夹脊穴背俞穴医案
通窍聪耳综合疗法治疗感音性耳聋31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通窍聪耳综合疗法治疗感音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观察通窍聪耳综合疗法治疗前后患者纯音听阈的变化,探究该疗法改善听力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32%。结论通窍聪耳综合疗法治疗感音性耳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张荣媛何天有秦晓光严兴科杜小正
关键词:感音性耳聋综合疗法
基于脏腑湿热理论探讨凉泻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3年
脏腑湿热理论最早论述于《黄帝内经》,“热胜则肿……湿盛则濡泻”,至明清时期发展完善,临床上可用于指导治疗诸多疑难杂症。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浊邪壅滞窦窍。凉泻针法,以泻为主,具有清、泻、养三方面的功效,起到清热、泻邪、养阴的作用。以“脏腑湿热”理论为指导,探讨凉泻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为日后针灸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新选择,并为“凉泻”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
焦陇鑫秦晓光杨敏毛宇宏田富娟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 5O、Atp 6V1B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合成酶亚单位O(Atp 5O)、溶酶体V1亚单位B 2(Atp 6V1B2)表达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取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风寒湿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取关元、气海、足三里和关节局部腧穴,热补针法组施以热补针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法,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招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RT-PCR法检测正常人及患者外周血中Atp 5O、Atp 6V1B2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热补针法组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RA患者外周血中Atp 5O、Atp 6V1B2 mRNA表达均较正常人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tp 5O、Atp 6V1B2 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上调(P<0.05),且热补针法组的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tp 5O、Atp 6V1B2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补针法上调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 5O、Atp 6V1B2的表达是改善风寒湿阻型RA患者症状和"取热"的分子机制之一。
杜小正王金海张星华田杰祥秦晓光方晓丽田亮袁博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手针热补针法
试论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科学学派特质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通过发掘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针气结合、辨证选穴、注重押手、强调揣穴、双手协调作用等独特的学术思想,总结其家族传承、名师带徒、师学传承等形式各异的传承方式,分析其理、法、术等方面的创新理念,探究了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与科学学派的共性,即内聚性、传承性、创新性,证实其趋向发展为科学学派。
张小娜杜小正方晓丽刘强秦晓光刘莉梅李福欣
关键词:学术流派科学学派
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的特点,为颊针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关节炎兔模型。造模成功后,体针组家兔在双侧膝眼和足三里、颊针组家兔在颊针"膝"穴每天接受针刺治疗1次,连续10次。分别在治疗第1、4、7、10次测定针刺0、5、15、30、60、120、240 min时的热痛阈值。结果颊针与体针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颊针治疗5 min即开始显示明显的镇痛效应,30min时到达峰值,60 min时镇痛效应开始下降,240 min时的痛阈值降到与0 min时相同。而体针在治疗15 min时开始显示明显镇痛效应,30 min时到达峰值,60 min时镇痛效应开始下降,但240min痛阈值仍高于0 min时的痛阈值。结论颊针镇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效关系,其时效曲线与体针时效曲线相似,但颊针起效快于体针,效应持续时间短于体针,且颊针镇痛效应不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变化。
蒲瑞生方晓丽杜小正颉旺军秦晓光苏成红
关键词:镇痛效应家兔
温通针法与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Acu)、电针(EA)与温通针法(WPA)对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并比较三者疗效的差异,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依据。方法:70例膝OA患者分为EA组(16例),WPA组(21例),Acu组(11例)。三组均取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鹤顶及足三里。EA组使用的刺激电流频率为3Hz及20Hz混合式。以上各组每周治疗5次,每次20min,共计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测量每位患者之疼痛指数(PA)、关节活动度、行走30m所需之最短时间、Lequesne功能指数及膝伸肌、屈肌之最大等速及等长肌力。结果:三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但症状改善的幅度并无显著性差异。就疼痛评分而言,EA组及WPA组较快速,WPA组进步的幅度最大,但三组间进步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前后等速及等长肌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u、EA及WPA三种针刺方法对于膝OA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EA及WPA对疼痛的改善较为迅速。
严兴科张燕于璐秦晓光齐瑞杨波高洋郑魁山
关键词:温通针法电针骨性关节炎
一种铺灸辅助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铺灸辅助盒,以解决直接在人体表面铺设姜饼难以定型,且容易污染皮肤、衣物和被服的问题。装置包括伸缩框架及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的第一侧板为中空结构,其内壁上设有滚珠槽,第二框架的第二侧板上...
秦晓光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