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cRNA NEAT1调控肝癌干细胞扩增及自我更新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扩增及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CCLM3,利用低黏附成球培养富集LCSCs,qRT-PCR检测LCSCs和HCCLM3中NEAT1表达差异;过表达NEAT1慢病毒感染LCSCs,qRT-PCR检测感染效率;流式细胞术、克隆形成实验、细胞成球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NEAT1对LCSCs的扩增、克隆形成及球体形成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Hippo信号通路关键分子LATS1和YAP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LCSCs中NEA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CLM3细胞(P<0.05);感染过表达NEAT1慢病毒的LCSCs中NEA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感染(P<0.001),过表达NEAT1模型构建成功;过表达NEAT1使EpCAM^+和CD133^+的LCSCs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增多(P<0.05);过表达NEAT1促进细胞成球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P<0.05);过表达NEAT1降低YAP和LATS1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lncRNA NEAT1在LCSCs中高表达,过表达NEAT1促进LCSCs的扩增与自我更新功能,可能通过活化Hippo信号通路来实现。
- 刘晨季丹孙立娜孙雪珊孟庆彩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肝癌干细胞
- PD-1/PD-L1及Treg细胞在JAK2 V617F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8+比值在JAK2 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JAK2 V617F阳性的MPN患者,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3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5例;包括初治组30例、治疗组15例。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突变型与野生型JAK2比值。免疫组化检测患者及对照骨髓病理切片p-JAK2、PD-1、PD-L1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MPN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的变化。【结果】初治组p-JAK2、PD-1、PD-L1及Tre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JAK2 V617F突变量与PD-1及PD-L1正相关,与CD4+/CD8+负相关(r=0.593,P<0.01;r=0.723,P<0.01;r=-0.771,P<0.01)。【结论】p-JAK2、PD-1、PD-L1及Treg、CD4+/CD8+与JAK2 V617F共同参与了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
- 成志勇张丽军付建珠刘芳颜晓燕孙立娜孙雪珊王素云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CD4^+/CD8^+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确诊黑热病1例被引量:4
- 2016年
-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生在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系通过中华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已基本消灭该病。目前临床较罕见,易误诊,现报道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并治愈的1例黑热病病例。
- 王哲徐倩付建珠赵亚玲张昕孙立娜田瑞卿田明杰
- 关键词:黑热病脾脏肿大利什曼原虫
- 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误诊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早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早期误诊为皮肤瘙痒症的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PBC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2例为中老年女性,1例为中年男性,均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就诊,并伴全身乏力,均未查肝功能,初诊为皮肤瘙痒症,予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后经详细查体、多次查肝功能、腹部彩超和(或)肝脏CT,并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阳性,确诊为PBC。误诊时间13 d~4年半。确诊后予以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PBC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当接诊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伴乏力、黄疸和肝功能损伤无或较轻患者时,应多次动态观察肝功能指标变化,行血清AMA检测,必要时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多可确诊。此外,接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知引起肝功能损伤的病因,仔细鉴别,认真查体,尤其应重视男性患者发病的可能,提高警惕性。
- 徐广超安松唐小惠孙倩孙雪珊孙立娜吴静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皮肤瘙痒症抗线粒体抗体
- 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内脏利什曼病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内脏利什曼病又名黑热病,是通过中华白蛉叮咬而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疾病,目前临床上已较少见,极易误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贫血等。该文报道1例以不规则发热、肝与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患儿,于其骨髓涂片中发现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遂确诊,给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肝、脾明显缩小,血常规及骨髓象恢复正常。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极为重要。
- 王哲徐倩付建珠赵亚玲张昕孙立娜田明杰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脾肿大骨髓利什曼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