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灵
- 作品数:5 被引量:9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PO129A/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129A/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入选住院冠心病患者267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用比色法测定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确定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别采用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来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结果:MPO129位点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7和0.893。不同基因型组间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明显差异,不同基因型在Gensini评分组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基因型GG患者冠脉病变倾向于多血管病变。结论:髓过氧化物酶129A/G基因多态性与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相关,其不能作为预测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理想指标。
- 胡俊灵徐建波周欣姜铁民李玉明张梅
-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冠心病
- 早期优化药物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循环单核细胞亚群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早期优化药物治疗(OM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循环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队列1选取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行及时直接PCI的新发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生心肌梗死(MI)第1、2、3、5、7天,行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流式细胞分析。发生MI第2天,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队列2选取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133例行及时直接PCI的新发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89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OMT组(n=64)与非早期OMT组(n=125)。比较早期OMT组与非早期OMT组患者基线特征。分析早期OMT对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出院时左心室(LV)功能不全与出院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早期OMT减少Mon2计数对MACEs的影响。结果 早期OMT组患者糖尿病史、前壁MI比例、eGFR、LDL-C均高于非早期OMT组,发病时间、发生MI第2天Mon2计数均低于非早期O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早期OMT组比较,早期OMT组可使MI患者Mon2计数下降13.9细胞/μl(95%可信区间34.6~39.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MI第2天Mon2与年龄均为出院时LV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第2天Mon2与血糖为出院时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拟分析显示,与早期OMT相关的Mon2计数减少,提示更低的出院时LV功能不全风险(31.5%)与MACEs发生率(19.8%)。结论 STEMI患者来自早期OMT的获益部分通过抑制Mon2池扩增实现,干预Mon2扩增对研究STEMI固有免疫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朱勇刘新林曾山胡俊灵宋敏孙艳霞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核细胞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心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改良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术后采用改良手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450例,根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止血方式不同分为改良手法组、传统手法组、股动脉压迫器组各150例。记录三组压迫止血时间(加压时间、肢体制动时间);观察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手法组加压时间为(0.51±0.23)h、肢体制动时间为(24.08±0.97)h,传统手法组分别为(0.48±0.21)、(24.12±1.03)h,股动脉压迫器组肢体制动时间为(12.32±1.48)h。三组止血效果均较好。改良手法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于余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7%)低于余两组(P均<0.05)。结论心脏介入术后采用改良压迫手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确切,并可减少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 朱勇张美春胡俊灵何成龙张辉王崇辉李玉明
-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手术并发症
-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进行分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Syntax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1例)、中度病变组(32例)、重度病变组(14例),另设正常对照组41例。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浓度。结果 SAP组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心肌肌钙蛋白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AP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浓度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型,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 陈剑峰张美春宋敏朱勇何成龙胡俊灵
-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SYNTAX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