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门诊
  • 2篇输液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皮肤
  • 2篇门诊静脉输液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输液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过敏
  • 1篇药物过敏试验
  • 1篇饮食

机构

  • 10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0篇陈小燕
  • 6篇陈少英
  • 4篇曾海芳
  • 3篇张艳珍
  • 2篇卜桂兰
  • 2篇陈娟
  • 2篇秦琴
  • 1篇秦琴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信息
  • 1篇2012(昆...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内科护理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3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分析内科护理措施及方法并对患者转归进行总结。结果8例病例中9例行腔内支架隔绝术.8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8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3例因夹层破裂等并发症而死亡。患者经护理后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明显减轻.疼痛程度大大减弱.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本病的了解,规范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曾海芳陈小燕陈少英陈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皮肤过敏试验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门诊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力求杜绝皮试缺陷。方法回顾收集2008年1-12月2632例皮试患者记录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如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督促管理和安全检查力度等。总结收集2009年1-12月2651例皮试患者记录设为观察组,补充新的护理措施为:设置皮试观察区;皮试患者手腕佩带皮试标识卡;使用闹钟定时器;设立药物过敏皮肤试验登记本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发生皮试缺陷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试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可以降低皮试缺陷的发生,对防范医疗纠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切实可行,适合临床推广。
席惠玲陈小燕
关键词:护理安全药物过敏试验门诊
mi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mi 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方法:q PCR法检测mi R-let-7b在黑色素瘤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 R-let-7b与CCND1之间的相互作用;MTT增殖实验检测抑制mi R-let-7b后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mi R-let-7b后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相比,黑色素瘤组织中mi R-let-7b的表达水平相对上调,与其他黑色素瘤细胞株相比,A375细胞中mi R-let-7b表达最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 R-let-7b能与CCND1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CCND1的表达与活性;抑制mi R-let-7b的表达后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可以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行为。结论:mi R-let-7b可以调控CCND1的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秦琴宁花兰陈小燕陈少英张艳珍陈大江
关键词:黑色素瘤CCND1
饮食及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帮助患者认识合理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维持原治疗方案,空腹血糖范围7.0~9.0 mmol/ L)分为糖尿病饮食组、糖尿病饮食加运动组、糖尿痛饮食加晚餐无主食组、糖尿病饮食晚餐无主食加运动组,其中对参与患者依据《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运动为有氧运动0.5~1 h/ d,晚餐无主食指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晚餐无米、面等主食,主要构成为蔬菜、鱼肉。4组 l 临床观察3个月后,4组均改为糖尿病饮食晚餐无主食加运动干预,继续观察3个月。比较4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组内前后对比。结果糖尿病饮食晚餐无主食组优于单纯糖尿病饮食组(P ﹤0.05);饮食加运动组优于单纯饮食组(P ﹤0.05)。结论饮食及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晚餐无主食对于患者血糖控制改善尤为明显。
曾海芳卜桂兰陈小燕
关键词:饮食
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再造的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工作流程再造"的思想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心的应用。方法以"工作流程再造"的思想指导我院门诊静脉输液中心从环境、服务流程、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流程再造。结果新流程改善了护理设施,加强双人核对制度,健康小组的建立、实施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明确了各专职护士的责任。实施半年共完成输液人数14 420例次,无1例护理缺陷及投诉发生。随机问卷调查200例患者,满意度由流程前的91%上升至97%。结论门诊静脉输液中心工作流程再造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席惠玲陈小燕
关键词:输液中心护理
117例女性性工作者宫颈HPV感染率及分型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2013-2014年所就诊女性性工作者宫颈HPV感染率及分型。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女性性工作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53例普通女性作为对照组,均予以HPV检测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比较两组HPV感染率与HPV感染的高危型与低危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HPV感染率为37.6%,高于对照组8.5%;其中观察组72.7%为单一亚型感染,而对照组全部为单一亚型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型HPV所占比例为81.8%,高于对照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性工作者的HPV感染率远高于普通女性,以HPV高危亚型感染为主,罹患宫颈癌风险更大,值得引起关注以降低女性性工作者宫颈癌发病率。
秦琴张艳珍宁花兰陈少英陈小燕
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HPV宫颈癌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97例诱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干预效果,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方法对97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进行心理、饮食、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出血的主要诱因为饮食不当54.64%(53/97)、劳累21.65%(21/97)、腹压增加9.28%(9/97)、情绪激动6.19%(6/97)、呼吸道感染4.12%(4/97),无明显诱因4.12%(4/97)。全部患者治愈出院94例,1例好转要求出院,2例因并发肝性脑病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针对诱因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重视饮食、心理及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曾海芳卜桂兰陈小燕陈少英陈娟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诱因护理干预
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梅毒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妊娠合并梅毒病例62例进行观察,回顾本组患者病例资料,其中38例在妊娠≤12周予以青霉素抗梅毒治疗(A组)、24例在妊娠>12周行抗梅毒治疗(B组)。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孕妇足月分娩率为89.47%,高于B组(66.67%),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较B组低(10.53%vs 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6.84%)正常新生儿率高于B组(57.89%);且A组(2.63%)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明显较B组(21.05%)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低、抗梅毒治疗时间晚和高RPR滴度均是导致妊娠期梅毒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低、抗梅毒治疗时间晚和高RPR滴度等。早期足量规则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避免先天梅毒儿。
秦琴宁花兰张艳珍陈少英陈小燕陈大江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对本社区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为100%。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患者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不仅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效的控制了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而且建立了良好的心态,能积极面对疾病,取得更好的疗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曾海芳陈小燕陈少英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生活质量
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再造的探讨
本文介绍了本院门诊静脉输液由急诊科负责,护士担负着全院的门诊输液、急救、出车的工作,繁忙紧张的工作给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2009年10月本院急诊科引入流程再造管理的理念,对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旨...
席惠玲陈小燕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