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松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明市农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不同施N量对两优2186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对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进行施N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田肥力较高的条件下,高产经济的施N量宜掌握每公顷施纯N90kg左右,施N过多不仅会降低产量,还会影响稻米品质,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 张冬松饶鸣钿林玉棋
- 关键词:施N量两优2186低产垩白度垩白粒率试验田
- 汕优70制种母本直播的生育特性与栽培技术
- 2001年
- 张冬松赖仁仲王绍清
- 关键词:直播稻母本制种生育特性栽培
- 闽西北稻区“晚改中”避蚊减害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针对闽西北海拔 30 0 - 5 0 0 m的单、双季水稻混栽区稻瘿蚊危害重、单季稻三代稻瘿蚊危害突出的情况 ,通过研究提出“晚改中”的依据和技术 ,在正常年份下 ,把以往 5月份播种的单季稻的播种期提早到 4月5日前 ,就可以有效地避过三代稻瘿蚊的危害 ,而不必提早到 3月 2 0日前 ,与农民农时操作习惯更吻合 ,农民更易接受采用。
- 严叔平赵士熙张冬松林玉棋张春良
- 关键词:中稻晚稻稻瘿蚊
- 三明市2000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意见
- 2000年
- 粮食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面临的紧迫问题,而且是事关我市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粮食阶段性供过于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我市粮食生产结构单一,品质欠佳,增产不增收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抓住时机抓紧调整优化我市粮食种植结构,对我市农业综合发展战略、区域开发、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实现我市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 张冬松
- 关键词:粮食作物
- 三明市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分析福建省三明市蔬菜生产条件、规模、经验及存在问题,探讨蔬菜业发展措施与对策。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狠抓无公害蔬菜,以企业为龙头,建设好基地,以科技为先导,做好技术指导,以经济为中心,组织好销售网络,扩大流通渠道,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举,使蔬菜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 三明市农业局杨长桃张冬松朱明龙林启明
- 关键词:蔬菜
- 稻瘿蚊重发区改制避蚊减害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严叔平张冬松赵士熙卓传营廖燕俸林玉棋张春良张上守张惠平苏迎平姜发灶吴敏荣张乙珍周高山肖冬林
- 该项目明确了在稻瘿蚊重发区,双季稻改再生稻可以有效地控制危害。研究了再生稻避蚊的原因,揭示了再生稻避蚊控害的机理。研究出双季稻改再生稻的避蚊减害高产栽培技术,研制出《闽西北再生稻避蚊减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图》应用于生产。不...
- 关键词:
- 关键词:稻瘿蚊
- 统一认识 转变职能 依靠科技 调整结构 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1年三明市粮食生产意见
- 2001年
- 2001年是实施“十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进一步优化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重要的一年。粮食生产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粮食生产,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着力抓好粮食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 张冬松
- 关键词:粮食生产
- 三明市水稻气候条件分析与气候区划被引量:6
- 2004年
- 分析了水稻生长对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要求及其主要的不利气候因素———早春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和秋季寒害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确定三明市水稻生长的气候指标为春季稳定通过 10℃初日至秋季稳定通过 2 0℃终日的积温。根据三明市各地活动积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品种搭配的早稻播种至晚稻安全齐穗所需的总积温 ,划定了三明市水稻合理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活动积温的 80 %保证率建立的区划模型和区划指标将三明市分为 7个水稻种植气候区 ,并提出了水稻生产趋利避害的建议措施。
- 郑美秀蒋宗孝伍毓柏林玉琪张冬松
- 关键词:水稻气候条件区划
- 再生稻控制稻瘿蚊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研究了再生稻生育特性及其对稻瘿蚊控制的影响。探讨了再生稻不同播种期、再生稻株形结再构、越冬后虫源量对稻瘿蚊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稻瘿蚊在再生稻上的短暂侵入期短再生稻控制稻瘿蚊的主要原因 ;再生稻株形结构限制了稻瘿蚊的侵入量 ;
- 赵士熙严叔平张冬松卓传营廖燕俸邓积伟
- 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Ⅱ优航1号进行秧苗4叶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移栽期、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对Ⅱ优航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建立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多效唑浓度、移栽期、密度、施N量.并经微机模拟,其高产栽培[措施是:多效唑浓度为718.7~783.1mg/kg,移栽期为7月10-12日,每公顷插25.52~26.78万丛,施纯N166.8~176.5kg、K2O122.4~134.1kg.
- 林玉棋饶鸣钿张冬松胡启缤谢华安
- 关键词:杂交水稻移栽期插植密度每穗粒数施N量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