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腺炎
  • 5篇螺杆菌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蛋白
  • 3篇幽门螺杆菌相...
  • 3篇细胞
  • 3篇小鼠
  • 3篇结肠
  • 3篇溃疡
  • 3篇飞行员
  • 2篇凋亡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增殖物激活受...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溃疡
  • 2篇鼠肝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山东省血液中...

作者

  • 18篇许刚
  • 8篇钟学军
  • 6篇吴桂云
  • 5篇吴战军
  • 4篇田克立
  • 3篇赵伟伟
  • 2篇于文光
  • 2篇任桂杰
  • 2篇王春梅
  • 2篇孙俊涛
  • 2篇孙跃
  • 2篇马增翼
  • 1篇李兆申
  • 1篇隋瑞林
  • 1篇齐晓丽
  • 1篇谷芳芳
  • 1篇朱伟
  • 1篇刁雪芹
  • 1篇康鲁东
  • 1篇徐纪平

传媒

  • 5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航空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结肠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0年
孙跃谷芳芳许刚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结肠肿瘤BMP-2家族成员功能蛋白保守序列
大肠癌围手术期血清IAP和sE-cad水平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和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和ELISA法测定6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AP和sE-cad水平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大肠癌组治疗前较对照组血清IAP和sE-cad均增高[(673.3±77.3)μg/mLvs(508.3±69.5)μg/mL,(88.3±11.7)μg/Lvs(8.33±0.77)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TNM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33例)术后血清IAP和sE-cad均显著降低[(530.7±50.2)μg/mLvs(667.7±47.5)μg/mL,(6.96±0.34)μg/Lvs(144.2±37.1)μg/L](P<0.01);而姑息性手术组(27例)血清IAP和sE-cad则无显著变化[(659.8±58.9)μg/mLvs(676.1±50.7)μg/mL;(153.2±20.5)μg/Lvs(149.8±31.7)μg/L](P>0.05)。大肠癌患者血清IAP和SE-cad的变化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结论动态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IAP和SE-cad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徐纪平黄文许刚朱伟李兆申
关键词:大肠癌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手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体外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不同浓度(分别为1 ng/ml、10 ng/ml、100 ng/ml)、不同时间干预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rhBMP-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e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BMP-2对HT-29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00 ng/ml浓度24 h内抑制作用最强。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BMP-2作用24 h后Hoe-chest 33342染色可见核固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表现增加明显。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MP-2在一定作用时间、浓度条件下对结肠癌HT-29细胞有明确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
孙跃许刚齐晓丽田克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结肠癌增殖凋亡
糖尿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76.36%,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感染幽门螺杆菌,且相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叶蕾许刚
关键词:糖尿病幽门螺杆菌
嘌呤霉素敏感的氨肽酶对Tau^(P301L)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嘌呤霉素敏感的氨肽酶(PSA)对TauP301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TauP301L表达载体转入SH-SY5Y和PC12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两种细胞增殖率的变化,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学的变化,确定TauP301L的最佳作用时间;在PC12细胞中转染TauP301L和PSA载体,在SH-SY5Y细胞中转染TauP301L和PSA-siRNA载体,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酶标仪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TauP301L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时间依赖性。TauP301L转染细胞48 h后,PC12细胞、SH-SY5Y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核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在PC12细胞中,与TauP301L组相比,PSA和TauP301L共同作用组Caspase-3的活性形式表达量及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而在SH-SY5Y细胞中,与TauP301L组相比,TauP301L和PSA-siRNA共同作用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aspase-3的活性形式表达量和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 TauP301L能够诱导细胞凋亡,而PSA能够下调TauP301L所诱导的这种凋亡,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王苗苗刁雪芹庄云龙许刚周楠贾阳磊李萌萌任桂杰
关键词:神经细胞细胞凋亡CASPASE-3
PPARγ激动剂干预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72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AP-ROS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24只。分别于建模后6h、12h和24h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NF-κB和PPARγ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小鼠血清淀粉酶、ALT和AST水平在相对应的各时间点AP组比NS组明显升高(P<0.01),AP-ROS组较AP组明显降低(P<0.01)。AP组肝脏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造模后6h和12h均低于NS组(P<0.05);AP-ROS组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P组和NS组(P<0.01)。AP组肝脏组织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与AP-ROS组和NS组相比较均升高(P<0.01)。结论 NF-κB与小鼠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有明显关系,PPARγ在肝损伤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罗格列酮在AP早期能增强PPARγ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
马增翼许刚于文光田克立
关键词:核因子-ΚB急性胰腺炎肝损伤雨蛙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新兵中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部队新兵中胃食管反流病(GRED)的发病情况,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疾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部新兵进行调查,以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采用中文版反流疾病问卷(RDQ)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段长农郭妍马增翼王春梅吴战军钟学军许刚
关键词:新兵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后胃肠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吴桂云潘为恩钟学军许刚吴战军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激素幽门螺杆菌飞行员
PPAR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许多研究表明PPARγ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发挥抗炎作用.本实验应用PPARγ激动剂干预急性胰腺炎(AP)小鼠,观察其肝脏NF-κB和PPARγ的表达,探讨AP肝功能损伤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孙俊涛许刚田克立
关键词:PPARΓ激动剂小鼠肝损伤急性胰腺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NF-ΚB抗炎作用
中度和严重急性低压缺氧对胃肠粘膜生长抑素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观察中度和严重急性低压缺氧对大鼠胃肠道粘膜生长抑素 (SS)的影响。 方法2 4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地面组、5 0 0 0 m组和 10 0 0 0 m组。在低压舱内上升至 5 0 0 0 m、10 0 0 0 m各停留 30 min,取胃肠道粘膜 ,用放免法测定胃肠道粘膜 SS含量。 结果  15 0 0 0 m组十二指肠、小肠、盲肠 SS含量均明显高于地面组 ;2 10 0 0 0 m组十二指肠 SS含量显著高于地面组 ,十二指肠、盲肠 SS含量显著低于 5 0 0 0 m组 ;3各高度时胃窦部 SS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 结论 中度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肠道粘膜 SS含量升高 ,是生物细胞的防护反应。严重缺氧时这种反应减弱或消失。
吴战军钟学军孙延平许刚徐奎诰田广庆
关键词:缺氧症生长抑素胃肠道急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