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吴明刚

吴明刚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肠癌
  • 2篇诊治
  • 2篇生物学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保...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印戒细胞癌
  • 1篇粘液
  • 1篇粘液腺
  • 1篇粘液腺癌
  • 1篇诊治分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保肛

机构

  • 7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吴明刚
  • 2篇王荣朝
  • 2篇许军
  • 1篇邓海峰
  • 1篇李忠
  • 1篇闫廷赞
  • 1篇谢海彬
  • 1篇赵洁敏
  • 1篇龚志煊
  • 1篇吴昌平
  • 1篇陈铜兵
  • 1篇蒋敬庭
  • 1篇卢麒丞
  • 1篇吴雨岗
  • 1篇金国元

传媒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CD8 CD28在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上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意义,探讨TIL功能受抑制的原因。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赵洁敏吴昌平邓海峰王荣朝许军闫廷赞蒋敬庭吴明刚金国元
关键词: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28
文献传递
结肠癌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CD4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D40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40蛋白阳性染色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1.5%,而在正常癌旁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CD40分子可能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及淋巴结转移监测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李忠吴雨岗陈铜兵吴明刚谢海彬
关键词:结肠肿瘤抗原CD40
Dieulafoy病的诊治(附10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对 10例Dieulafloy病经胃镜检查 ,其中 6例术前均得到确认。本组 10例均作了手术治疗 ,疗效确切 ,无死亡。认为内镜检查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手术是Dieulafoy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
吴明刚
关键词:DIEULAFOY病外科手术胃镜
外伤性肠破裂71例诊治分析
1999年
外伤性肠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外伤性肠破裂71例,现就其诊治进行分析。
吴明刚
关键词:外伤性肠破裂急腹症致伤原因
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分析)
1994年
吴明刚
关键词:胃肿瘤平滑肌肉瘤病例分析
青年人大肠癌46例临床分析
1997年
吴明刚
关键词:青年人大肠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误诊率局部复发率生物学特性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08例资料。结果:108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3例,发生率2.8%;吻合口出血4例,发生率3.7%;病理切缘阳性2例,发生率1.9%;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充分了解吻合器的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卢麒丞许军吴明刚龚志煊王荣朝
关键词:直肠癌双吻合器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