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性膜部瘤的外科治疗
- 2005年
-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假性膜部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其中假性膜部瘤26例.结果26例均经右房切口手术.在增加回心血量时可见呈瘤样向右室内突出,残留的小孔直径在0.2~0.5 cm,可见单孔、双孔、多孔,5例直接缝合,20例剪开隔瓣后见真正的室间隔缺损,直径在0.6~2 cm,用涤纶片修补.结论手术中探查确定真正室间隔缺损的位置,才能完整封堵缺损,矫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 李俊杰朱继先李树斌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假性膜部瘤
- 肺癌术式与切除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改变肺癌手术治疗的方式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近几年手术治疗肺癌病人257例。结果:改变术式前80例手术切除率67.9%,采用术前综合治疗改变术式后177例手术切除率8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术前综合治疗适当放宽肺癌的手术适应症扩大手术范围可以有效提高肺癌切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李俊杰朱继先杜德录张长江李树斌刘罡
- 关键词:肺癌手术切除率并发症
- 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中的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行瓣膜替换术的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疗效。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5例(治疗组),在行瓣膜替换术的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同期随机选择15例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而未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患者术后全部恢复窦性心律。随访6个月,14例维持窦性心律,1例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对照组13例术中心脏复跳后即为心房颤动心律,2例心脏复跳后为窦性心律,分别在术后1、2d后转为心房颤动心律,应用胺碘酮均不能恢复窦性心律。两组术后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胸比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术后左房内径及心胸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1.06±2.28)mm比(36.16±2.23)mm,t=11.645,P=0.002;(50±9)%比(56±10)%,t=8.052,P=0.008]。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行瓣膜替换术的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疗效较好,操作简便,耗时短。
- 李树斌李俊杰朱继先
- 关键词: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
-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28例微创诊治分析
- 2005年
- 目的:观察肺部孤立性小结节微创诊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8例经螺旋CT发现肺部孤立性小结节,进行微创外科诊断和治疗.并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楔形切除、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时应用微创技术行肺癌根治术.结果:28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理检查18例诊断为肺癌(占64%),均应用微创技术行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6~36月,全部生存.结论:胸外科微创技术既能准确判断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病理性质,又能对无远处转移的小结节肺癌行有效的根治治疗.
- 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 关键词:肺癌手术
- 活血聪耳汤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观察被引量:4
- 2005年
- 朱继先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中医药疗法疗效观察
- 风湿性心脏病并重度心功能不全80例的手术治疗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重度心功能不全机械瓣替换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4年在体外循环下机械瓣替换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重度心功能不全80例。结果:均在充分术前准备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机械瓣替换术。术后17例出现并发症但病人无围术期死亡。所有病人临床症状缓解,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近期效果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机械瓣替换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重度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术前、术中、术后广义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环节。防止术后出血、血栓形成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 李俊杰朱继先杜德录李树斌张长江刘罡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机械瓣替换术
- 养阴清热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干燥性鼻咽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我科2001-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干燥性鼻咽炎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朱继先
- 关键词:养阴清热汤鼻咽癌放疗后中西医结合疗法
-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20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时机的探讨。结果:18例(90%)术后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10%。结论:胸腹联合伤患者应警惕膈肌的损伤。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常被合并伤的表现所掩盖,要注意受伤的原因、体位及外力作用的方向。胸部透视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创伤性膈疝一经发现,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 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胸透
- Q-Tc间期延长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2002年
- 目的 观察Q Tc间期的延长值 ,评估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 6 5例AMI患者与 4 6例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 ,CHD)患者作对照分析 ,并根据AMI患者是否发生室速、室颤或心脏猝死 ,将其分成严重心律失常组及无严重心律失常组 ,观察Q Tc间期。结果 AMI组与CHD组的Q Tc间期分别为 0 .4 4± 0 .0 4s与 0 .4 2± 0 .0 3s,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Q Tc≥ 0 .4 4s的发生率分别为6 0 % (39/ 6 5 )与 30 % ,(14 / 4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严重心律失常组及无严重心律失常组的Q Tc间期分别为 0 .4 6± 0 .0 5s与 0 .4 3± 0 .0 4s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Q Tc≥ 0 .4 4s的发生率分别为 84 % (16 / 19)与 36 % (17/4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AMI患者Q Tc明显延长时预后差。
- 郝建华朱继先张国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TC间期预后AMI心电图
-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 1996年
-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453000)朱继先,李俊杰,牛玉顺,杜德录我院自1986年12月~1995年12月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行心脏直视手术115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临...
- 朱继先李俊杰牛玉顺杜德录
- 关键词:心脏直视术儿童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