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树荣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 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针刺组162例和醒脑开窍加头针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0、7、14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醒脑开窍加头针组治疗后7、14 d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ink量表(MRS)评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醒脑开窍加头针组7、14 d hs-CRP水平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加头针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其血清hs-CRP水平。
- 邓树荣王贤明仝树坡梁涛李洪韬何光银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开窍针刺超敏C-反应蛋白
- QCC对PIVAS药品报损率的干预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QCC对PIVAS药品报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用头脑风暴法分析造成PIVAS药品报损的原因,按照80/20法则选出要因,对导致药品报损的要因进行分析,再经过头脑风暴和现场考察得出真因,针对真因拟定有效对策并...
- 邓树荣梁焕笑梁小娜刘海雄丁素媚邓秋兰周汉杰张锐军金伟军
-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品管圈
-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配制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多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考察电解质、氨基酸、温度、pH等因素对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调配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调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分别于0,12,24 h考察其外观变化、测定其pH值、不溶性微粒数、乳粒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结果:营养液的外观和pH均变化不大,电解质用量过多、高温(40℃)和pH过低(5.0)的营养液的平均粒径和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均变大,40℃下放置的营养液和pH 5.0的营养液在24 h均出现粒径大于5μm的乳粒,占比均超过5.0%。结论:电解质、温度、pH的改变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较大。电解质用量较多,温度较高,pH较低时,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不稳定;氨基酸用量较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较稳定。
- 邓树荣张媛梁焕笑吴祝峰吴玲梁小娜吴晓松金伟军
- 关键词:稳定性
- 茵陈蒿汤加味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韦健盛谭勇明黄绍贤伍艳靖邓树荣李洪韬李志梅何光银王贤明宋利梅黄欣荣莫汉维江建华
- 慢性乙型肝炎是中国较大规模人群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尚无特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个研究方向和热点。中国常用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分型分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血瘀、肝郁脾虚、肝郁气滞5个证型,肝胆湿热型是常...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42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针灸等疗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锻炼。两组均为14d一疗程。取两个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7d和14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卒中量表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 邓树荣王贤明李洪韬何光银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心肌损害时血清心肌酶、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速率法测定急性脑血管病88例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型组,多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与脑出血组)患者血清心肌酶除CK-MB外,AST、CK、LDH、α-HBD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梗死与脑出血组血清心肌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心电图阳性组与心电图阴性组血清心肌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有明显的改变,其变化与病情轻重有关。检测血清心肌酶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 谭勇明邓树荣梁涛李洪韬何光银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肌损害心肌酶心电图
- 消栓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消栓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7-01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2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消栓颗粒(中成药组)、阿托伐他汀(西药组)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结果联合治疗组肢体偏瘫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改善均明显优于其他2组。结论消栓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有效改善颅内供血情况,相比单药治疗更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 莫汉维黄向华邓树荣梁涛麦海芬钟雪
- 关键词:消栓颗粒阿托伐他汀脑梗死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局部亚低温对重症脑血管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常温组(对照组)。两组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ICP、CPP,并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ICP、CPP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亚低温组患者治疗第3天及第天的ICP低于对照组,CCP高于对照组(均P<0.01)。亚低温组患者的病死率及恢复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ICP,提高CPP,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邓树荣谭勇明梁涛李洪韬何光银
-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重症脑血管病颅内压脑灌注压
- 白桦脂酸对Cx32组成的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体外观察白桦脂酸对天然表达缝隙连接蛋白32(Cx32)的BRL-3A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及Cx3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RB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白桦脂酸对BRL-3A细胞的毒性;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白桦脂酸对GJ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桦脂酸影响GJ功能的质量浓度对Cx3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白桦脂酸在0~1μg/m L质量浓度对BRL-3A细胞无毒性作用;白桦脂酸(0.01~1μg/m L)质量浓度依赖性地降低GJ功能,但对Cx32表达无影响.结论:白桦脂酸在0.01~1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降低BRL-3A细胞的GJ功能;这种作用与Cx32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关.
- 张媛邓树荣金伟军
- 关键词:白桦脂酸细胞缝隙连接连接蛋白
- 某院新生儿科肠外营养处方的药师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药师对医院新生儿科肠外营养处方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新生儿科2020年(干预后)肠外营养处方3098张(涉及患儿255例)和2019年(干预前)的肠外营养处方6276张(涉及患儿430例),评价处方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结果干预前有不合理处方130张(2.07%),干预后有40张(1.29%),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部分肠外营养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包括阳离子浓度过高(0.26%)、葡萄糖浓度过高(0.03%)、热氮比不合理(0.19%)、糖脂比不合理(0.16%),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氨基酸浓度过低(0.65%)改善不明显(P>0.05)。使用了不合理处方的患儿,在2~3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干预后的肠外营养处方总体合理,患儿使用后未出现新的不良事件,但仍存在用药及营养素配比不合理现象,药师应加强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刘海雄邓树荣
- 关键词:肠外营养处方干预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