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缺氧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脑病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干预
  • 2篇S-100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新生儿疾病
  • 1篇新生儿颅内出...
  • 1篇新生儿皮肤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丹阳市儿童医...
  • 2篇丹阳市中医院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朱更娣
  • 4篇马毓苓
  • 3篇舒思静
  • 2篇马风桐
  • 1篇袁玉芳
  • 1篇张迎梅
  • 1篇王福林
  • 1篇赵建华
  • 1篇王红华
  • 1篇王丽琴
  • 1篇张迎梅

传媒

  • 2篇工企医刊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2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茵栀黄口服液干预早期新生儿黄疸5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种,常见于出生后28 d内的新生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部位黄染,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前者患儿无明显或仅表现为轻微的食欲不振、疲乏等临床症状,后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出现失能、致残的风险[2]。因此,重视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对改善病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朱更娣陈雨琴马风桐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血S-100的水平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朱更娣舒思静张迎梅马毓苓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S-100
新生儿先天性弓形虫病初探
1999年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传染病,可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性弓形虫病。我院于1995年12月~1997年10月对63例可疑病例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Tox—IgG、Tox—IgM)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赵建华朱更娣马毓苓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弓形虫病
基层医院新生儿急救转运服务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索适于乡镇级医院达到最佳救治效果的新生儿转运服务模式,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将转运模式分为介入产房的保驾式转运、产后高危儿的传呼式转运、当地医院或家属自行转运。将3种模式在转归、住院日、费用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参加转运协作的27家乡镇医院转运前后5年的新生儿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保驾式转运、传呼式转运、自行转运总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7.5%、89.0%、85.3%;病死率分别为2.5%、11.0%、14.7%。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5)。3者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7±0.3)d、(6.9±0.6)d、(7.6±0.7)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330±108)元、(3460±390)元、(3897±532)元。保驾式转运分别与传呼式转运、自行转运者住院日、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呼式转运与自行转运比较,其病死率、住院日、住院费用前者均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家乡镇协作医院转运开展前2003年新生儿病死率为7.2‰,转运开展后病死率逐年下降,特别是2006及2007年开展保驾式转运后,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与转运开展前的200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介入产房的保驾式转运是最适于乡镇级医院的转运服务模式,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轻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朱更娣方礼才王丽琴王红华曾惠泽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
5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与围生因素的关系
2008年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引起新生儿早期死亡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严重疾病之一,因此,值得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8月在我院诊治,经CT证实为ICH患儿52例,对其CT表现与围生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对ICH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防提供依据。
朱更娣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CT表现围生因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早期干预ICH
S-100B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血清S 10 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 6 7例HIE患儿和 2 0例健康对照新生儿血S 10 0B浓度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IE患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不同程度HIE之间 :中度与轻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与轻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重度与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 10 0B水平 48h内逐渐升高 ,后渐下降。结论 血液S 10 0B水平是HIE早期诊断。
张迎梅朱更娣舒思静马毓苓
关键词:S-100B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52例HIE患儿及1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S-100水平。结果: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S-10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HIE患儿血清S-100水平可作为HIE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舒思静朱更娣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
头孢氨噻肟钠致新生儿皮肤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2002年
我科采用头孢氨噻肟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36例,其中5例发生皮肤白包念珠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袁玉芳朱更娣马毓苓
关键词:头孢氨噻肟钠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
健脾消积经验汤剂辨治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内服辨治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积咳嗽患儿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消积汤内服治疗,1剂/d,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变化情况,统计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2组经治疗后咳嗽、不思饮食、口气酸臭、五心烦热、脘腹胀满、夜寐不安等主要症状明显缓解,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突出(P均<0.05);患者治疗后机体免疫力较治疗前显著增强,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明显升高,以治疗组的升高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健脾消积汤能有效缓解食积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是中西医结合论治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朱更娣马风桐王福林
关键词:食积咳嗽健脾消积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