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小肠多病变自动检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 2024年
- 目的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小肠胶囊内镜(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收集来自3个不同医学中心,使用3种不同品牌设备拍摄的CE图像,构建图像数据集,用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共含13683张图像和15117个注释标签。模型性能评估指标包括平均精度、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检测速度。结果构建了2种YOLO模型和2种RTMDet模型,在包含2729张CE图像(4801注释标签)的测试集上,RTMDet_m模型取得了最佳的mAP50(82.58%),但也展现出最慢的延迟时间(47.28帧/s)。模型达到了82.76%的整体敏感性和95.91%整体准确率;在具体类别的推理中,敏感性最高的类别是“出血”,而最低的类别是“黏膜下肿瘤”。结论使用混合品牌CE图像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与分类11种小肠病变,在帮助医师提升CE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展现出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 陈健王甘红张子豪夏开建戴建军徐晓丹
- 关键词:小肠病变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胶囊内镜
- 急性吸入性甲醇中毒救治体会被引量:2
- 1999年
- 戴建军
- 关键词:甲醇中毒吸入性救治急性
- 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肠镜检查108例分析
- 2001年
- 戴建军朱惠娟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老年人肠镜
- 内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51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于内镜下的取出方式。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异物的形态、大小,利用现有内镜器械,均采用在全麻下状态取出异物。结果 51例小儿于全麻下经急诊内镜采取适当方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快捷、创伤小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 王卫军戴建军平旬钱建清马晓莺
- 关键词: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内窥镜
- 不同年龄组消化性溃疡70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1994年
- 消化性溃疡(PU)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不同年龄的溃疡性质、部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均可不同,我院1991年1月~1992年9月经手术和(或)胃镜确诊消化性溃疡703例,按年龄分组作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 戴建军蔡墨华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大扩张术联合小切口EST对胆总管大结石取石术后胰腺炎的防治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手段。1981年Staritz等首次应用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去除胆总管结石,EPBD既有较高的的取石成功率”。
- 徐晓丹陈波戴建军钱建清刘响宇孙振兴
-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大结石
- 无消化性溃疡的胃泌素瘤1例
- 2010年
- 戴建军钱建清柯国秀王卫军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胃泌素瘤
- 鼻胆管引流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结果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ERCP后,未给予鼻胆管引流;试验组患者在ERCP后,给予鼻胆管引流。分别在术后3、12、24 h测定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2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1;试验组胰腺炎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P<0.05。试验组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 王卫军戴建军钱建清徐连生
-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
- 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8例高血脂病人按胰腺炎轻重症不同,分析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果21例轻症胰腺炎高血脂病人,起病缓,症状轻,血脂恢复波动小;治疗上注重抗酶、降脂。7例重症胰腺炎高血脂病人,起病骤,症状重,血脂及其他生化指标变化波动大,预后差,治疗上应注意急诊降脂,抗凝,保护其他脏器功能。结论血脂升高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兼有因果作用,其临床特征、治疗要点按病情不同各有侧重。
- 戴建军王卫军吴钢
- 关键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