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燕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渗析
  • 2篇渗析
  • 1篇性能参数
  • 1篇乳酸
  • 1篇树脂吸附
  • 1篇双极膜
  • 1篇双极膜电渗析
  • 1篇味精
  • 1篇味精母液
  • 1篇污染
  • 1篇吸附树脂
  • 1篇离子交换膜
  • 1篇硫酸铵
  • 1篇膜污染
  • 1篇谷氨酸
  • 1篇氨酸
  • 1篇大孔吸附
  • 1篇大孔吸附树脂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丛威
  • 3篇张晓燕
  • 1篇王倩
  • 1篇吕文华
  • 1篇杨鹏波
  • 1篇邓利
  • 1篇任洪艳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操作条件对双极膜电渗析性能和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味精等电母液时的过程性能和膜污染,连续5批试验,考察了操作电流、流速、温度和酸室初始浓度对电渗析性能(硫酸根的平均再生率、能耗总和)和膜污染(膜湿重及能耗增加量)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操作电流是极显著影响因素,流速和温度是显著影响因素.其最佳操作条件为电流4.0 A,流速10cm/s,温度35℃,酸室初始浓度0.05 mol/L.
任洪艳张晓燕王倩丛威
关键词:双极膜电渗析味精母液膜污染性能参数
离子交换膜-硫酸铵溶液体系的极限电流密度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六室膜组合的膜堆研究离子交换膜-硫酸铵溶液体系的电流-电压曲线,考察了离子交换膜(JCM-15和JAM-15)-硫酸铵溶液体系中硫酸铵浓度、流速和温度对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膜-硫酸铵溶液体系的电流-电压曲线明显有3个区域:欧姆区域、平缓增加区域和过极限电流区域.增加硫酸铵浓度、流速和操作温度均能提高单极膜的极限电流密度.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阴膜(JAM-15)的极限电流密度明显高于阳膜(JCM-15).离子交换膜-硫酸铵溶液体系的极限电流密度与流速和硫酸铵浓度的关系符合Wilson修正式,对本工作所采用的膜,ilim=17.647C0.4570V0.5725(JAM-15),ilim=13.003C0.2918V0.3697(JCM-15).
张晓燕吕文华丛威
关键词: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硫酸铵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乳酸及乳酸与谷氨酸的分离被引量:19
2007年
通过筛选,得到大孔吸附树脂NKA-II,并用其对乳酸进行分离.测定了该树脂对乳酸与谷氨酸的吸附选择系数,得到了乳酸在NKA-II上的吸附等温线,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动态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A-II对乳酸和谷氨酸的吸附选择系数KGL=16.19.该树脂对乳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26和48℃下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程的特征参数n>1,属'优惠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符合Kannan-Sundaram粒内扩散模型,相关系数R2=0.9906,粒内扩散速率常数kp=6.0129mg·min0.5/g.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乳酸的穿透体积比谷氨酸大110.6mL,故该树脂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乳酸与谷氨酸的分离.
杨鹏波张晓燕丛威王芳邓利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乳酸谷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