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固定
  • 4篇骨折
  • 3篇手术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皮瓣
  • 2篇椎体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关节
  • 1篇带旋髂深血管
  • 1篇带旋髂深血管...
  • 1篇带旋髂深血管...
  • 1篇断伤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旋髂深血管
  • 1篇旋髂深血管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蒂
  • 1篇血管结构

机构

  • 10篇铜陵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王欣
  • 8篇李胜华
  • 5篇高翔
  • 4篇邓英虎
  • 3篇朱东起
  • 3篇袁中山
  • 3篇夏良政
  • 2篇桂龙云
  • 2篇谢小东
  • 2篇李锋
  • 2篇严俊
  • 1篇范忠明

传媒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皮)瓣治疗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6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不连的患者进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手术治疗。结果 1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1~5年,临床效果满意。15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3~60个月。优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1.2%。结论应用吻合血管髂骨皮瓣移植治疗骨缺损、骨不连合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可一次完成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及骨折愈合时间,最大限度减轻了邻近骨折的关节功能障碍。
王欣李胜华高翔桂龙云
关键词:带旋髂深血管蒂长管状骨显微外科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胜华邓英虎夏良政袁中山王欣李锋谢小东
该项目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分析其疗效及相关因素并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极其并发症的防治策略。经对骨质疏松性压缩...
关键词: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治疗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胜华朱东起袁中山王欣邓英虎夏良政谢小东李锋高翔桂龙云
该项目对42例腰椎椎弓崩裂症、退变性失稳及滑脱症、椎间盘源性腰痛伴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入融合器融合、人工椎板椎管成形、椎弓根系统固定复位手术治疗。探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人工椎板椎管成形+...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失稳症
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应用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36例。采用掌侧入路,复位后于掌侧置入LCP,C臂机透视下检查桡骨长度、桡骨关节面、掌倾角及尺偏角复位情况,满意后置入锁定螺钉,必要时辅助背侧小切口掌骨钢板支撑固定,骨缺损者予人工骨或自体骨植骨。术后第1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均随访8~38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0.8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神经炎等并发症。优良率为86.1%。结论使用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早期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
王欣高翔严俊
关键词:桡骨骨折锁定钢板
经环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环枢椎不稳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胜华袁中山朱东起邓英虎王欣
该项目对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如:术中有无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术后症状改善的程度,有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植骨的愈合情况等从而探讨经...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
2005年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行PFN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随访6~30个月后(平均16个月)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20例,良1例,可1例,差0例。结论PFN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的可靠方法,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王欣范忠明李胜华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内固定手术
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8例,其中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22例,设为闭合复位组;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6例,设为切开复位组。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闭合复位组患者术后优良率86.36%(19/22),并发症发生率9.09%(2/22);切开复位组术后优良率为75%(12/16),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3/16)。闭合复位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闭合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翔王欣夏良政邓英虎李胜华
关键词:内固定方法踝关节骨折疗效比较
个体差异化设计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是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大腿前外侧部穿支皮瓣.1982年Bolet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股骨大粗隆压迫性溃疡及褥疮,获得良好效果;1983年Bulk对股部皮肤血供作解剖研究,同年徐传达通过解剖研究提出...
朱东起王欣高翔李胜华
关键词:肢体组织缺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成人足舟状骨自发性坏死被引量:1
2014年
成人足舟状骨自发性坏死,又称Mueller-Weiss病,是一种少见疾病,以足内侧中部局限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与生物力学变异、血管结构、舟状骨延迟骨化及骨软骨炎等原因有关。近些年来,随着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加深,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均有了一定的研究,在此作一综述,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
严俊王欣
关键词:舟状骨足舟骨局限性疼痛骨软骨炎三关节融合术血管结构
二次断指再植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王欣李胜华
关键词:断指再植手指再植手术治疗离断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