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热损伤对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热损伤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进行43℃热损伤40min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LSCM)观察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TUNEL法检测热损伤前后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结果热损伤使纹状体神经元内Ca2+浓度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热损伤后纹状体神经元凋亡增多。结论热损伤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而诱发大鼠纹状体原代培养神经元凋亡。
- 范文红李敏王鲁明范明邢成
- 关键词:热损伤钙离子浓度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 热损伤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热损伤对纹状体多巴胺受体D1R ,D2 R基因表达水平以及D2 R前体mRNA剪接的影响。 方法 :采用RT PCR的方法分析 4 3℃热损伤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受体D1R ,D2 R基因表达的影响 ;用RNA酶保护实验检测 4 3℃热损伤后D2 RmRNA剪接的变化。结果 :4 3℃热损伤 30min后 ,D1R表达量显著降低 ,D2 R表达量升高。D2 R长短片段D2 RL/D2 RS的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D2 RL的转录占优势。 结论 :D1R ,D2 R及D2 R长短片段比值变化结果为阐明热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范文红李敏王鲁明范明邢成
- 关键词:热损伤纹状体基因表达
- 注射热损伤大鼠纹状体mRNA的爪蟾卵母细胞对多巴胺的反应
- 2000年
- 将从正常大鼠和热损伤大鼠的中枢纹状体提取的poly(A) +mRNA ,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用电生理方法检测多巴胺诱发的膜电位和电流的变化 ,分析热损伤对中枢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注射大鼠纹状体mRNA后 ,卵母细胞的静息电位与注射前没有变化 ,但多巴胺能诱发膜电流。经验证 ,此受体电流的主要载流离子是Cl-。注射热损伤大鼠纹状体mRNA的卵母细胞对多巴胺反应的敏感性降低 ,与正常大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断定 ,热损伤对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的基因表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并可能有离子通道的参与。
- 赵永岐张炳烈王鲁明邢成李敏范明
- 关键词:热损伤纹状体多巴胺卵母细胞
- 热损伤对大鼠中枢D_1受体及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实验大鼠预先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后置于相同的热环境中,实施热损伤,同时观察大鼠体温升高速率。损伤后立即检测纹状体中 D_1R的平衡解离常数和最大结合容量,测定纹状体中cAMP的浓度,检测纹状体细胞中的钙调素(CSM)的相对活性,从 D_1R及其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多巴胺受体影响体温调节的机制。结果表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能明显加快动物升温,而D_1R桔抗剂SCH23390则明显阻止升温;多巴胺两种受体分别具有相互桔抗的促进动物体温升高和阻滞体温升高的作用,神经活性物质神经节昔脂由于其稳定生物膜的作用,而在热损伤模型中同样具有损伤保护作用。
- 赵永岐颜宜茝王鲁明邢成范文红李敏范明
- 关键词:热损伤D1受体体温调节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