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1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1例,用常规西药和中药内治,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针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耳鸣响度测值(听力级)以及和THI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全聋型听力恢复总有效率(64.3%)高于对照组(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耳鸣响度(听力级)测定和THI评分,观察组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耳鸣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响度(听力级)和THI评分成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突发性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治和电针治疗能显著提高耳鸣的疗效以及全聋型患者听力恢复的有效率。
- 张旭戈李森魏云张洪张茜蕾徐群刘竺程兴慧
- 关键词:突发性聋电针药物听力
-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方式在复杂上颌窦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复杂上颌窦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复杂上颌窦疾病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以鼻内翻乳头状瘤最多见,38例中26例患者患有该类疾病,占68.42%。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及性质,内翻乳头瘤患者同时需进磁共振检查。手术治疗中先清除鼻腔病变以及其他鼻窦病变等易处理病变,为扩大手术视野,便于操作,手术过程中需扩大上颌窦的自然窦口,再借助泪前隐窝入路清除难处理病变。为通畅引流,术后行下鼻道开窗术。术中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情况,术后随诊,注意是否存在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上鼻窦各壁均显露良好,病变清理彻底,未见下鼻甲萎缩、鼻泪管损伤或者面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1例内翻乳头状瘤复发,病变部位位于筛窦局部,病变累及眶纸板,经再次手术(切除病变本身及眶纸板受累处),术后随访6月,未复发。结论上颌窦解剖结构复杂,不利于手术操作,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方式可以保证上颌窦窦腔的暴露程度,便于手术,同时较之其他手术方式相比治疗效果好,创伤范围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便于术后康复。在复杂上颌窦病变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吴映儒张洪魏云张旭戈
- 关键词:鼻内镜上颌窦鼻甲手术入路
- 经口鼻内镜和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比较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口鼻内镜与间接喉镜下切除腺样体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意愿分为A组与B组各80例,A组采用鼻内镜作为治疗辅助措施,B组采用间接喉镜作为治疗辅助措施,对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正常通气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对照比较。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100%;B组治疗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后2、4、12周疗效指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鼻内镜以及间接喉镜下针对患儿腺样体予以切除的疗效、术后出血量、并发症以及通气恢复时间等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按照患儿的临床指征选择适合术式,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吴映儒张洪魏云张旭戈
-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间接喉镜腺样体切除术
- 二联药物方案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近期疗效、生命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二联药物方案对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近期疗效、生命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给予单纯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近期疗效,治疗前后A/N水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特异性生命质量调查(OSA-18)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2.31%(60/65)比73.85%(48/65)](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A/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0.60 ± 0.07比0.74 ± 0.10、0.94 ± 0.15)(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2及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IL-1β:(1.50 ± 0.48)ng/L比(2.21 ± 0.44)、(3.42 ± 0.68)ng/L;IL-2:(21.80 ± 2.08)ng/L比(24.28 ± 2.50)、(26.61 ± 3.35)ng/L;IL-4:(179.12 ± 35.91)ng/L比(244.70 ± 44.42)、(284.07 ± 51.87)ng/L](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OSA-1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随访复发率分别为32.31%(21/65)、15.39%(10/65);观察组患儿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联药物方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可显著减轻呼吸阻塞程度,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改善日常生命质量,且有助于预防远期复发。
- 钱江张洪魏云李森张茜蕾刘竺
- 关键词:激素类腺样体肥大
- 内窥镜辅助耳后小切口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技术。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腮腺肿瘤的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应用改良耳垂、乳突后小"C"隐蔽切口入路,借助内窥镜在腮腺咬肌筋膜下分离建腔,找到面神经主干,根据肿瘤位置解剖相应分支,行肿瘤及区域性腮腺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来评价内窥镜辅助小切口入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变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口干、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以及术区麻木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观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窥镜辅助下耳后小切口径路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切口小、瘢痕隐蔽,达到了微创美容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李森张洪魏云张旭戈吴映儒钱江张茜蕾沈亮
- 关键词:内窥镜微创腮腺良性肿瘤
- 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Ⅱ期整形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Ⅱ期整形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至2020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患儿共计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52例患儿接受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并接受Ⅱ期整形术,将其归为Ⅱ期整形组;其余38例患儿归为一次修复组。对比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治疗优良率、鼻外形评分以及美观度评分、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Ⅱ期整形组患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鼻底长度、鼻翼长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鼻偏曲度以及鼻尖偏移度均明显少于一次修复组,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整形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一次修复组,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整形组患儿鼻外形评分以及美观度评分均高于一次修复组,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整形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6.15%,一次修复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84.21%,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Ⅱ期整形可明显改善术后相关指标,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鼻外形以及提升鼻部美观度,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
- 李森张旭戈魏云沈亮钱江何霞张洪
- 关键词:先天性唇裂继发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