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龙
-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被引量:46
- 2017年
- 以湖南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DEA评价视角,全面评价湖南工业生态效率。选取科技投入、规模程度、环境监测、政府管制、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6项工业生产指标,采用DEA评价法测算湖南省14个市州的工业生态效率,对选取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显示:规模程度、政府管制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性,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找到提高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限制湖南工业企业盲目扩张,规范政府管制行为,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节能环保资金投入。
- 杨亦民王梓龙
- 关键词:生态效率
- 农林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基于区域农林生态效率评价模型,从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环境效率3个维度出发,以湖南省农林产业为例,计算出2009年至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农林生态效率评价值。其次选取农林指标,建立回归模型,采用SPSS19.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经济发展速度对与湖南农林生态效率呈显著正相关;(2)市场需求、固定资产投资与湖南农林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3)农林机械投入、规模程度、农林设施建设对湖南农林生态效率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减少农林产品过度消费、收缩农林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议以提升农林生态效率。
- 杨亦民王梓龙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从心理学角度构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纳入企业员工的个人特质因素,探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员工的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意愿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正相关,并且波动幅度不大;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对创新意愿回归的主效应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其中性别、学历和工作经验显著正相关,只有年龄变量的调节主效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意愿时,应全面掌握广大员工的创新态度、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以及感知实施创新行为的难易程度,并依据个体特征差异进行科学引导和制度规范。
- 杨亦民高梅玉王梓龙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意愿
-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DEA与经济-环境比值对比分析
- 本文以湖南工业生态效率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现状,找出阻碍湖南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问题。同时运用DEA和经济—环境比值两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湖南工业生态效率。选取科技投入、规模程度、环境监测、政府管制、经济...
- 杨亦民王梓龙
- 关键词:生态效率影响因素
-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归因研究
-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高度聚焦工业碳减排问题,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目前,工业绿色改革和“双碳”目标发展进程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受到环境门槛和资源承载度...
- 王梓龙
- 关键词:工业能源消费政策规制碳排放
-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生态效率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内涵,选取了湖南省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以2003—2012年湖南省数据为样本,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各年份的生态效率,并对不同年份的能源消耗量、水资源消费量以及三废的排放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湖南省GDP的增长,生态效率也不断在提高。针对不同的资源产出率和环境产出率,湖南省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发展创新技术,推进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发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保守观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 刘志成刘宇文王梓龙
- 关键词:GDP生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
-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生态效率的研究不断向可持续发展领域融合和渗透,对生态效率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地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湖南省是中国中南部内陆省份,近年来,湖南响应中央的号召,建设两型社会,注重工业生态效率的评...
- 王梓龙
- 关键词:两型社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资源依赖度、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回弹效应被引量:2
- 2024年
-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分析资源依赖度、经济增长对工业碳排放回弹的作用机制,运用Kaya-LMDI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测算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市区工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值,并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回弹效应整体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规律,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溢出性影响,山西、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区处于工业碳排放回弹效应高-高(H-H)聚集状态,北京、天津、上海等17个省市区处于工业碳排放回弹效应低-低(L-L)聚集状态。(2)资源依赖度对工业碳排放回弹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具有一定空间外溢性影响。(3)区域经济增长会带来技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集中,驱动地区整体发展,并抑制工业碳排放回弹效应。(4)经济增长、资源依赖度对区域工业碳排放回弹的影响具有时空滞后效应和误差效应,地区间接影响的挤出效果会加大空间直接影响效果。
- 杨亦民王梓龙邓旭辉
- 关键词:碳排放资源依赖经济增长
- 农林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4年
- 创新能力的提高,一直都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林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受制于教育管理体制、社会环境、招生制度、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并未得以充分发挥。结合农林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系统分析了上述诸多因素对农林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为改进农林高校该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 杨亦民王梓龙
- 关键词:农林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影响因素
-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回弹效应——基于中国工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根据“波特假说”理论,构建DEA模型、Kaya-LMDI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以及门限回归模型,测算出2015年至2019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工业技术效率值、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回弹效应值以及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回弹效应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波特假说”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具有“N”字形波动性影响;(2)环境规制带来工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的增益效果补偿和抵消前期工业生产的成本费用,降低工业碳排放,但是无法做到完全中和成本和费用等不利因素,我国工业环境规制碳减排处于渐强“波特假说”状态;(3)在不同强度的政策规制面前有不同的表现,激励型相较于命令型政策规制具有更强的“波特假说”力度,更容易实现技术增益对成本费用的补偿和抵消,严格但设计恰当灵活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技术创新,并能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工业企业遵循环境规制的成本,使工业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更加有利于抑制碳排放回弹效应。
- 杨亦民王梓龙邓旭辉
-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