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不愈合的风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非手术治疗的785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87例患者不愈合。使用双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评估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双变量分析,不愈合明显增加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是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锁骨中段骨折经非手术治疗不愈合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是不愈合的独立风险因素。
- 杨阳王亚薇马剑雄马信龙金鸿宾
- 关键词: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不愈合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们对48例(51侧)无明确外伤史而出现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传导,以及前臂正中神经、尺神经所支配的相关肌肉肌电图。必要时进行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所支配的相关肌肉肌电图检测,下肢神经传导及胸锁乳突肌、椎旁肌等相关肌肉肌电图检测。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为肘管综合征31例,腕尺管综合征5例,颈椎病6例,周围神经病3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胸廓出口综合征(下干型)1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对无明确外伤史出现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患者提供客观的检测指标,对其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王亚薇宫可同耿文静陈欣刘津贤
- 关键词:电生理学
- 神经电生理对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对于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48例(48侧)无明确外伤史并伴有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48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选择10名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
- 王亚薇耿文静陈欣刘津贤
-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
- 骨外固定支架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7
- 2016年
- 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中经过不断地改进,成为骨科的一门基本技术。近几十年来,外固定理论的发展及各式外固定器的研制,使其用途呈现多样化。在肢体延长和畸形矫正方面的成绩,更显示其重要性,某些方面是内固定不可替代的。当然,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若应用不当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后遗症。本文从外固定支架的分类,在四肢骨折、胸腰椎骨折、肢体延长中的应用及在延长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杨阳王亚薇马信龙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并发症
- 肌电图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 糖尿病对人体的神经和血管等均有不可逆的影响,这些相关的并发症均不同程度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以糖尿病对周围神经的影响为目前研究相对较多的一个领域。本研究探讨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 王亚薇
- 关键词:肌电图糖尿病腕管综合征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现代医学理论将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失衡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本的病理机制,而中医学则对其病因病机的概括以肾虚为主。现代医学治疗骨质疏松症偏向于开展多靶点联合用药方案,中医治疗主要采取单味及复方中药。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杨阳王亚薇马信龙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
- 神经肌电图和超声检查在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5例(实验组)及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神经肌电图仪器测定所有受试者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5.01±1.37)ms、(3.15±0.55)ms、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5.56±8.69)m/s、(57.90±2.47)m/s、指3-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2.03±11.59)m/s、(58.20±3.08)m/s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差值(1.50±1.50)ms、(0.12±0.0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2.73±0.21)ms、(2.67±0.13)ms及指5-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7.78±3.26)m/s、(59.20±2.49)m/s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声检查观察实验中患者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诊断腕管综合征阳性率为77%。结论:通过电生理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腕管综合征,结合超声检查更好地显示中晚期神经受压情况及程度,对患者实施准确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亚薇袁宇闫旭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肌电图超声检查
- 搔刮塌陷试验对腕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搔刮塌陷试验对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们对65例肌电图检查符合CTS的患者进行搔刮实验,其中有56例肢体出现搔刮试验阳性。我们对这56例再次进行肌电图检测,比较搔刮塌陷试验前后的肌电图变化。结果受试患者正中神经指1-腕、指3-腕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指1-腕、指3-腕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ve potential,SNAP);远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ml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在搔刮塌陷试验前后经SPSS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搔刮塌陷试验对部分CTS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影响,但对CTS的神经电生理结果没有起到明显的影响。
- 王亚薇宫可同杨阳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电生理学
- 神经电生理监护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总结神经电生理监护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广泛查阅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脊柱外科术中监护的相关文献,对术中监护的目的、基本技术方法以及可能对监护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仅行单一监护方法监测,可能存在一定几率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临床中应采用多模式联合的电生理监测模式,可以全面地监测脊髓功能,能帮助术者及早、全方位的掌握患者麻醉时脊髓神经功能的情况。
- 王亚薇耿文静陈欣刘津贤
-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脊柱外科术中监护
- 表面肌电图在步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步态分析是临床医师分析肌肉骨骼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结合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是决策治疗此类患者所选择适当方法的有用工具。sEMG几十年来一直应用于评估运动过程中的神经肌肉反应并制定康复方案。为了保证sEMG采集数据准确、充分及有意义,本文对噪声控制、波频、串扰、电极放置方案以及肌电信号的时序、强度和标准化等问题进行综述。
- 王亚薇杨阳李耀民
-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步态分析信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