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浩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后房
  • 3篇后房型
  • 2篇有晶状体眼
  • 2篇植入
  • 2篇上皮
  • 2篇视网膜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人工晶状体植...
  • 2篇准分子
  • 2篇准分子激光
  • 2篇网膜
  • 2篇磨镶术
  • 2篇近视
  • 2篇晶状体
  • 2篇晶状体眼
  • 2篇晶状体植入
  • 2篇激光
  • 2篇角膜磨镶术
  • 2篇后房型人工晶...

机构

  • 11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爱尔眼科医院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11篇谷浩
  • 4篇蒋浩
  • 3篇赵粟
  • 1篇肖桃
  • 1篇李英琦
  • 1篇王鲜
  • 1篇陈妮
  • 1篇李志敏
  • 1篇李玉洁
  • 1篇龙秋容
  • 1篇罗英英
  • 1篇郑金华
  • 1篇杨帆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眼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网膜病变眼底图视盘自动定位与分割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中视盘的自动定位与分割。方法:收集Messidor数据库中1200张眼底图,其中900张用于训练,300张用于测试;采用2个深度学习网络分别实现视盘在图像上的精确定位与分割,采用准确率、Dice系数、Jaccard系数、敏感性、特异性指标评估结果。结果:视盘定位准确率为100%,视盘分割准确率为97.38%,平均Dice系数、Jaccard系数、敏感性、特异性为0.9194、0.8549、0.9959、0.9700,平均处理时间为0.25 s。结论: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视盘定位及视盘分割,有助于眼底图像的实时自动分析。
杨帆陈睿诗莫阳缪月红段平谷浩谷浩
水液缺乏型干眼模型小鼠睑板腺的变化
2024年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睑板腺中腺泡细胞的增殖异常分化,认为这一过程与干眼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睑板腺管腔阻塞和腺泡萎缩等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引起或加重干眼。因此,研究干眼中睑板腺变化对于深入理解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和预防干眼症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究水液缺乏型干眼模型小鼠中睑板腺的变化。方法:选取6-8周雌性C57/B6小鼠32只,随机将其分成2组,每组16只。实验组小鼠采用同时切除眶外和眶内的泪腺的方法建造水液缺乏型干眼小鼠模型,对照组不做手术处理。正常饲养2周后于裂隙灯下观察两组小鼠角膜的改变,同时检测泪液分泌量。麻醉后脱颈处死两组小鼠后取睑板腺,观察睑板腺大体形态的变化,制成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睑板腺的结构,油红染色评价睑板腺的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和RT-qPCR观察两组小鼠睑板腺中祖细胞角蛋白14、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以及异常分化的小脯氨酸丰富蛋白1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造模2周后,实验组小鼠角膜可见片状缺损,角膜缘新生血管生成且侵入角膜中央;②实验组小鼠泪液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③显微镜照相显示,实验组睑板腺导管中断萎缩,排列紊乱;④苏木精-伊红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睑板腺中的脂质空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⑤油红染色中可见实验组小鼠脂质沉积;⑥免疫荧光和RT-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睑板腺中祖细胞角蛋白14、Ki67、小脯氨酸丰富蛋白1B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⑦提示水液缺乏型干眼可导致睑板腺的代偿性肥大、增殖增加、脂质代谢异常,同时可发生睑板腺异常分化。
周紫莹欧尚坤黄超蒋浩张丽颖谷浩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干眼模型动物模型
黑头粉刺样痣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9年
黑头粉刺痣的概念由Kofmann S于1895年第1次提出,本病系先天性毛囊畸形所致,临床少见,无性别差异。本病可仅见皮肤粉刺痣样改变,也有并发系统性病变者,称为黑头粉刺样痣综合征[1]。本例患者同时合并眼部、骨骼、皮肤损害,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
刘沧燕谷浩王鲜赵粟龙秋蓉
关键词:黑头粉刺痣视网膜脱离白内障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立体视觉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osterior chamber phack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p ICL)植入术对屈光不正患者双眼立体视功能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p ICL植入术的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40例(77眼)。方法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立体视觉分别与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和立体视觉进行比较。主要指标UCVA、BCVA、立体视觉。结果术前UCVA和BCVA分别为(0.06±0.06)和(0.85±0.22)。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UCVA分别为(0.92±0.24)和(0.97±0.25),均较术前BCVA有显著提高(P均=0.000)。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近距离立体视觉无明显改善(P=0.259);术后3个月近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16)。在<2.50 D的屈光参差组中,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的近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46)。在≥2.50 D的屈光参差组中,各组间两两比较,近距离立体视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3、0.158、0.774)。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远距离立体视觉均有明显改善(P=0.010、0.000)。在<2.50 D的屈光参差组中,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远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01)。在≥2.50 D屈光参差组中,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远距离立体视觉有明显改善(P=0.009)。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小双眼的屈光参差,改善双眼远、近距离立体视功能。
陈妮李志敏谷浩
关键词:立体视觉
角膜生物力学的测量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角膜是重要的屈光间质,约占眼光学系统总屈光力的70%;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可表现出复杂的生物力学性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获得的生物力学参数也更加精确.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团队将对角膜生物力学的研究同临床相结合,发现当角膜形态发生变化时,其生物力学参数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对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的测量来判断病变的发展程度,也可以根据所测得的力学参数来进行手术设计,甚至可以初判患者的愈后情况.但在角膜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仍缺乏深度,对其与部分临床疾病的联系仍缺乏充分的认知,仍需探讨如何将角膜生物力学检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本文将对角膜生物力学的离体、活体测量方法及其目前在圆锥角膜、青光眼、翼状胬肉、屈光不正及屈光不正的矫正等临床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代智敏谷浩莫云飞喻露侯莉娜
关键词: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方法
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留近视的LASEK治疗效果被引量:9
2017年
背景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及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人工晶状体(PPC—TICL)植入术是矫正高度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常残留低度近视,需进一步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残留近视,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观察PPC-ICL或PPC—T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后LASEK治疗残留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3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等效球镜度≥-20.00D的超高度近视且接受PPC—ICL植入术或PPC—TICL植入术后6个月仍残留近视者9例14眼,其中行PPC.ICL植入术者4例8眼,行PPC—TICL植入术者5例6眼,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可提高2行以上。对术眼进行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和眼底检查,排除禁忌证后行LASEK,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LASEK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BCVA、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拱高、晶状体、眼压变化,评价PPC—ICL或PPC—TICL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后用LASEK矫正残留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术眼手术顺利,术后术眼眼前节无明显炎症反应和严重并发症。术前、PPC—ICL植入术后6个月和LASEK术后12个月术眼UCVA、BCVA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360、1.778,均P〈0.05),LASEK术后术眼UCVA均高于术前BCVA。术前、PFC—ICL植入术后6个月和LASEK术后12个月术眼屈光度分别为(-22.27±4.29)、(-3.75±2.25)和(-0.42±0.63)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70,P〈0.05),LASEK术后术眼屈光度明显低于术前、PPC—ICL植入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前、PPC-ICL术后6个月及LASEK植入术后12个月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总体比较差异均
郑金华谷浩龙秋容肖桃罗英英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IK与Epi-LASIK两种屈光手术前后前房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Epi-LASIK及LASIK手术前后患者前房的变化情况。方法:30例屈光异常选择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ASIK手术组和Epi-LASIK手术组,各15例;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5 s,Epi-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25 s,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前房角度值及中央前房深度,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前房角度值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影响。结果:LASIK术中负压吸引对眼前房角度和中央前房的深度无明显影响,Epi-LASIK手术中负压吸引对前房角度及前房深度短时间内有轻微的、暂时的和可逆的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手术中负压吸引对患者术前术后前房变化无影响。
谷浩蒋浩
关键词:前房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前房深度
近视与调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24年
眼的调节是指睫状肌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力,使物体在视网膜形成清晰像的过程,当眼的调节能力不足时,成像焦点落于视网膜后的区域,容易形成远视离焦,引起眼轴增长,导致近视的发展,且研究发现多数近视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调节功能障碍。近视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健康问题,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急剧升高,如何预防及阻止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大难题。既往研究发现眼调节功能障碍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调节功能相关参数的测量对近视的防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近视与眼调节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近视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正静赵粟谷浩谷浩龙秋蓉蒋浩谢婧
关键词:近视AC/A
两种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之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可矫正高度屈光不正且保留角膜的完整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视觉质量是比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包含视力、清晰度、舒适度、稳定性等。本文主要论述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的两种型号:V4及V4c两者的差异,以及植入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对视力、对比敏感度及双眼立体视觉的影响。
李玉洁龙秋蓉谷浩
关键词:V4视觉质量
眼视光医学本科《临床视光学基础》教学现状调查
2022年
目的分析贵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临床视光学基础》的教学现状,为进一步实施眼视光医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级贵州医科大学五年制眼视光医学已完成《临床视光学基础》课程中"眼球光学和模型眼"章节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教学评价两个方面。结果共有86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在专业认识方面:19.7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专业很了解,77.91%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一般了解,2.3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在对填报志愿的调查中,45.35%的学生是第一志愿填报了该专业,54.65%的学生是调剂到该专业的。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本专业的调查中:66.28%的学生是通过老师介绍途径了解,70.93%的同学是通过自己网上查阅资料了解的,9.3%的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在对章节课程教学评价方面:51.16%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解很清楚,46.51%的学生认为讲解的一般清楚,2.33%的学生认为讲解的不是很清楚,没有学生认为讲解的一点都不清楚。对该章节的知识点理解方面:47.67%的学生觉得自己基本理解本章节知识,48.84%的学生觉得自己对章节知识一般理解,3.49%的同学觉得对章节知识理解较少。在评价老师上课知识点时间分配上:96.51%的学生认为时间分配很合理,3.49%的学生认为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没有学生认为时间分配不合理。结论教学过程中应优化课程设置,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优化教学形式和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赵粟龙秋蓉蒋浩吴珂谷浩
关键词:教学现状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