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星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石坝
  • 4篇土石
  • 4篇土石坝
  • 3篇抗震
  • 3篇抗震措施
  • 2篇地震
  • 2篇地震荷载
  • 2篇堆石
  • 2篇堆石坝
  • 2篇振动台
  • 2篇振动台模型
  • 2篇台模
  • 2篇模型试验
  • 2篇荷载
  • 2篇高土石坝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心墙
  • 1篇心墙堆石坝
  • 1篇应力变形

机构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6篇杨星
  • 4篇余挺
  • 2篇张丹
  • 2篇杨贵
  • 2篇王晓东
  • 2篇刘汉龙
  • 1篇刘彦辰
  • 1篇田景元
  • 1篇王平
  • 1篇窦向贤
  • 1篇伍小玉

传媒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水电站设计
  • 1篇四川水力发电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河坝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抗震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长河坝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40 m,坝基为深厚覆盖层,大坝抗震设防烈度为Ⅸ度。众所周知:高地震烈度区深厚覆盖层上修建高土石坝的抗震安全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解决长河坝水电站大坝抗震设计难题,对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修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介绍了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坝基体系动力反应数值分析和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等研究成果及所采取的抗震措施,可为类似高土石坝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星张丹伍小玉
关键词:长河坝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抗震设计强震区深厚覆盖层抗震措施
FLAC^(3D)在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FLAC3D动力弹塑性模型对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着重讨论了FLAC3D进行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时的地震波滤波和基线校正、动力边界条件设置、瑞利阻尼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并用FISH语言实现了坝体初始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随平均主应力的非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该土石坝发生了22.3 cm的竖向永久变形,坝顶加速度放大了2.9倍。
杨星余挺杨贵
关键词:土石坝地震荷载地震反应分析FLAC3D
加筋土石坝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是认识坝体地震破坏过程和检验抗震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2种坝体材料,利用小型振动台,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加载工况、不同加筋方式的土石坝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2种坝体材料的初始破坏都首先从坝顶开始,表明坝顶是抗震的关键部位,与已有研究成果基本一致;②相同加载条件下,级配较差的碎石料模型坝的抗震性能优于砂砾石料,表明相对于级配,堆石料自身的性质对土石坝抗震性能的影响更大;③由细铁丝网和纱布组成并在坝坡采取包裹处理的复合加筋的抗震措施,抗震效果优于平铺纱布、平铺纱布且在坝坡包裹处理、平铺细铁丝网等的抗震措施。研究成果可供进一步开展土石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材料选择、抗震措施设计等参考。
仝玉丁杨贵杨星刘彦辰
关键词:振动台模型试验
高土石坝震害与抗震措施评述被引量:16
2009年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正建或拟建一大批高土石坝,这些高坝都位于地震高烈度区,做好抗震设计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土石坝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包括地震永久变形、滑坡失稳、液化、防渗体破坏、次生破坏;针对这些破坏形式,总结了地震高烈度区高土石坝的抗震措施,包括预留超高、坡脚压重、坝顶加固、抗液化措施、防渗体处理等;提出了现阶段高土石坝抗震的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对我国今后的高土石坝抗震稳定研究提出了建议。
杨星刘汉龙余挺田景元
关键词:高土石坝破坏形式地震荷载抗震措施
狭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河谷地形是影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狭窄河谷上200 m级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本文结合223.5 m高的猴子岩面板堆石坝,采用邓肯-张E-B模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对该面板堆石坝竣工期和蓄水期进行应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竣工期和蓄水期坝体最大沉降所占坝高之比较修建在宽河谷上的高面板堆石坝小;坝体大主应力明显小于堆石体自重应力,存在明显的应力拱效应;蓄水期面板以向河谷中部挠曲变形为主,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面板在左、右两岸和底部有一定的拉应力,在河谷中部存在较大范围的高压应力区。狭窄河谷上修建的高面板堆石坝除了关注面板拉应力外,应重视蓄水和后期运行过程中河谷中部高压应力区面板可能发生的局部挤压破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狭窄河谷上高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提供参考。
杨星余挺王平窦向贤王晓东张丹
关键词:狭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
高土石坝复合加筋抗震加固技术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针对高土石坝的抗震安全这一我国西部强震区水电开发中的重要问题,在总结以往高土石坝抗震措施优缺点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柔性加筋材料(土工格栅)和刚性加筋材料(钢筋)在高土石坝抗震加固方面的优点,开发了一种高土石坝复合加筋抗震加固技术,并阐明了高土石坝复合加筋抗震加固技术的开发背景、结构形式及技术特点。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对比试验验证复合加筋抗震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与未加筋模型坝比较,复合加筋抗震加固技术能降低坝体地震永久变形,有效抑制坝顶堆石松动,具有一定的减震与隔震作用。该复合加筋抗震加固技术已在坝高295 m高的两河口心墙堆石坝抗震设计中得到应用。
杨星刘汉龙余挺王晓东
关键词:高土石坝抗震安全抗震措施振动台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