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院前急救对急性肺炎患者肺功能指标Pe_(max)、Pi_(max)、PEF和MMF及预后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急性肺炎患者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压(Pe_(max))、最大吸气压(Pi_(max))、峰流量(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化痰药物进行静脉滴注对症治疗,但观察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治疗后,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Pe_(max)、Pi_(max)、PEF、MMF),并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的肺功能指标Pe_(max)、Pi_(max)、PEF和MM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e_(max)、Pi_(max)、PEF和MMF明显高于对照组Pe_(max)、Pi_(max)、PEF和MM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hs-CRP、TNF-α及PC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炎患者采取院前急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分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 蒲燕杨林军黄江董姚邓传平
-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肺炎肺功能指标PEFMMF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院内常规护理,观察组参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缩短治疗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谯进任爱红黄江蒲燕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