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熄焦
  • 5篇干熄焦
  • 2篇年修
  • 2篇配风
  • 1篇对焦
  • 1篇循环锅炉
  • 1篇循环气体
  • 1篇原因分析与处...
  • 1篇烧损
  • 1篇汽包
  • 1篇强制循环泵
  • 1篇强制循环锅炉
  • 1篇自然循环
  • 1篇自然循环锅炉
  • 1篇组合结构
  • 1篇建设工程
  • 1篇焦炭
  • 1篇工艺参
  • 1篇工艺参数
  • 1篇锅炉

机构

  • 7篇济南钢铁股份...
  • 1篇山东石横特钢...

作者

  • 7篇徐瑞阳
  • 4篇乔继军
  • 2篇康春清
  • 2篇罗时政
  • 2篇张敏
  • 1篇王黎明
  • 1篇齐婳
  • 1篇张丙林
  • 1篇祝仰勇

传媒

  • 3篇燃料与化工
  • 2篇山东冶金
  • 1篇煤化工
  • 1篇2010年干...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料钟式布料器拆除后干熄焦工艺参数的调整
2011年
介绍了济钢150t/h干熄焦装入装置料钟式布料器拆除后排焦温度、预存室料位、发电量等工艺参数的异常变化情况。结合生产实际,对拆除后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合理调整,主要包括干熄焦的中央周边配风比例、风料比及预存室料位等。调整后的工艺参数保证了料钟式布料器拆除后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徐瑞阳
关键词:配风
干熄焦循环气体对焦炭烧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从空气导入量、循环气体中CO浓度的控制范围、CO2高温下与焦炭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循环气体各成分对焦炭烧损率的影响,循环气体中O2、CO、CO2的浓度均对焦炭烧损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CO2在温度高于730℃时对焦炭的烧损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发生碳溶反应。并通过焦炭烧损率小型试验进行了确认,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减小空气导入量、适当提高循环气体中CO浓度、降低CO2浓度以及洗涤脱碳等预防控制措施,降低焦炭烧损率和提高焦炭产量。
罗时政康春清祝仰勇乔继军徐瑞阳
关键词:干熄焦循环气体
干熄炉冷却室周边悬料的分析与处理
2009年
详述了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140 t/h干熄焦系统在开工初期冷却室周边悬料的产生,从干熄炉砌筑、装入冷焦质量、烘炉、系统工艺控制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焦炭悬料的原因,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采取调整配风、料位、排焦量、系统压力等措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悬料问题,实现了干熄焦系统的顺利开工和达产达效。
罗时政康春清王黎明乔继军徐瑞阳齐婳
关键词:干熄炉焦炭配风
汽包泵技术在干熄焦温风干燥中的应用
2011年
国内干熄焦锅炉多为强制循环锅炉,在温风干燥阶段,依靠强制循环泵的动力使锅炉内的水汽循环起来,实现通入锅筒内的低压蒸汽与锅炉内部除盐水的有效热交换,循环的冷空气吸收锅炉热量后,变为热空气将干熄炉及一次除尘砌体内部的水分带走。自然循环锅炉在温风干燥阶段无动力来源,内部水汽很难循环。济钢干熄焦装置在自然循环锅炉上成功运用汽包泵,实现了自然循环锅炉的内部水汽循环。
徐瑞阳
关键词:强制循环泵干熄焦锅炉汽包强制循环锅炉自然循环锅炉
干熄焦排焦量异常波动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被引量:1
2012年
济钢150t/h干熄焦为2×60孔焦炉配套建设工程,年干熄焦炭量为120万t,排焦装置采用电磁振动给料器和旋转密封阀组合结构,将干熄炉内冷却的焦炭均匀稳定排出干熄炉,输送到排焦皮带。1排焦量异常波动时的参数变化2010年12月,微机显示排焦量出现了剧烈波动,波动范围0~200t/h,由于排焦量瞬间增大导致多次旋转密封阀过载停止运行,大量焦炭碰触下游皮带压焦限位,致使皮带停车,
徐瑞阳张丙林张敏
关键词:干熄焦建设工程组合结构参数变化
干熄焦年修降温降压工艺的优化与完善
2010年
济钢2×70t/h干熄焦已运行十余年时间,由于设计缺陷、设备老化及系统泄漏等原因,采用传统的降温降压方案,无法实现预定时间内的降温降压作业。通过调整循环风量、控制料位、处理系统漏点、调整氮气补充量、控制系统工艺等技术手段,仅用72h完成了系统的降温降压工作。
徐瑞阳乔继军张敏
关键词:干熄焦年修
千熄焦年修降温降压工艺的优化与完善
济钢2×70T/H干熄焦于1999年3月投产,至今运行已有十余年时间,由于设备老化及系统泄漏等原因,采用传统的干熄焦年修降温降压方案,整个系统在预定时间内无法实现降温降压作业,干熄焦系统年修就不能保障按计划实施,影响整个...
乔继军徐瑞阳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