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3篇阴道
  • 3篇胎儿
  • 3篇胎儿先天性心...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心脏
  • 3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阴道超声
  • 2篇造影
  • 2篇经阴道超声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超声造影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2篇刘春节
  • 8篇胡玉藏
  • 8篇吴俊
  • 7篇张帆
  • 6篇倪文璐
  • 4篇赵改萍
  • 4篇赵志军
  • 4篇李慧
  • 3篇侯晓东
  • 3篇孙东莹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妇产科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同时接受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分析二者超声图像特点及差异。结果异位妊娠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其他常见部位有宫颈、宫角及卵巢;在超声图像上主要表现为无回声区内可见胚芽、卵黄囊及原始心管搏动。经阴道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为94.64%,高于腹部超声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对于宫外混合性团块、宫外孕囊影及宫外孕囊中可见胎心及胎芽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P<0.05),二者对于子宫直肠陷窝积液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患者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腹部超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胡玉藏倪文璐刘春节孙东莹吴俊
关键词: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
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孕中期孕妇300例,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确定胎儿生长程度,核实孕周,采用超声多断面模式方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多断面检测,包括四腔心断面、三血管断面、主动脉弓断面、左室流出道断面、右室流出道断面。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心脏多断面超声检测。对300例胎儿进行多断面模式超声检测,分析胎儿是否伴有先天性心脏畸形,对比超声检查与随访结果符合情况。结果:超声检出2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8例选择引产,余13例正常分娩。超声诊断与随访结果对比,卵圆孔直径增大、法洛四联症、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闭锁、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单心室、三尖瓣下移符合率均为100%,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7例,随访发现室间隔诊断5例,诊断符合率71.4%。279例超声诊断无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出生后经超声诊断发现有1例卵圆孔未闭、3例室间隔缺损,共4例漏诊患儿,漏诊率0.54%。四腔心断面、三血管断面、主动脉弓断面、左室流出道断面、右室流出道断面诊断胎儿畸形率分别为3.95%、0.63%、2.76%、3.27%、3.25%。由决策树模型可得,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高龄孕妇、孕妇接受药物治疗或射线暴露、孕妇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是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孕中期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对多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
张帆李慧刘春节倪文璐
关键词:孕中期胎儿心脏畸形决策树
盆底超声评估妊娠、分娩和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评估妊娠、分娩和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产妇,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指导和护理,研究组则在妊娠28周后加用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产后8周的盆底功能和盆底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盆底肌力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LHD-d、LHLR-d、RAD、BN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超声可评估妊娠、分娩和盆底肌锻炼产妇的盆底功能;盆底肌锻炼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减少盆腔结构变化,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刘春节赵改萍李慧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产妇盆底功能
一种便于使用的超声科探头用放置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超声科探头用放置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超声科探头上的传输线收卷起,能够将探头夹紧固定住的便于使用的超声科探头用放置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使用的超声科探头用放置装置...
张帆刘春节李慧倪文璐胡玉藏
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在评估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在评估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产妇96例,经腹腔镜检测确诊62例盆腔粘连阳性,34例盆腔粘连阴性。96例产妇均进行阴道超声、超声造影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患者阳性61例、阴性35例;经阴道超声检测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患者阳性60例、阴性36例;经超声造影检测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患者阳性60例、阴性36例。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超声造影单独检测,但阴性率低于经阴道超声、超声造影单独检测(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在评估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李慧刘春节
关键词:阴道超声超声造影剖宫产盆腔粘连
超声造影和宝石能谱CT对胃肠道肿瘤诊断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宝石能谱CT对胃肠道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0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再行宝石能谱CT检查,统计对比两种诊断方式不同胃肠道肿瘤疾病类型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胃肠道恶性肿瘤TNM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宝石能谱CT胃间质瘤、胃淋巴瘤、大肠淋巴瘤、胃体部胃黏膜巨大肥厚症、幽门肥厚症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93.62%、94.86%)、(84.21%、95.37%)、(87.50%、94.72%)、(93.10%、95.57%)、(89.29%、97.06%)与超声造影检查[(95.74%、94.07%)、(73.68%、94.31%)、(81.25%、95.07%)、(86.21%、96.68%)、(92.86%、97.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宝石能谱CT胃癌及大肠癌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90.15%、94.64%)、(89.66%、93.36%)高于超声造影[(76.52%、79.17%)、(62.07%、8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宝石能谱CT检查胃肠道恶性肿瘤TNM分期诊断准确率86.34%高于超声造影7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及超声造影在胃肠道肿瘤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宝石能谱CT对恶性肿瘤及其TNM分期诊断准确度更高,联合两种检查方式实施诊断,可提高胃肠道肿瘤疾病诊断准确度。
赵改萍吴俊刘春节张帆胡玉藏
关键词:超声造影宝石能谱CT
SMI血流显像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SMI血流显像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这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接诊的4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全体患者均行颈动脉常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检查。统计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类型、新生血管斑块数量、斑块内新生血管部位与形态,对比SMI血流显像与超声造影成像一致性。结果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共检出127个斑块,SMI检出新生血管斑块63个,多分布在近心端底部,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0.81)。结论 SMI血流显像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于临床推广。
赵改萍赵志军吴俊张帆刘春节倪文璐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意义与价值剖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意义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的40例,对其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与其他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彩色普勒超声波诊断后,检测出有20例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检测率为100%,则其他诊断方法综合率为76.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检测率超于其他诊断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精准度比较高,在确诊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常规的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赵改萍赵志军吴俊张帆刘春节侯晓东胡玉藏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5例孕妇(694例胎儿)使用彩超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筛查的694例胎儿中,有26例胎儿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心脏异常,通过对检查出异常的胎儿进行复查和病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是96.15%,有1例存在误差,占3.8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准确率比较高,和其他方式相比在诊断上具有很大的亮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赵改萍赵志军吴俊张帆刘春节侯晓东胡玉藏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1—6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肺心病组,以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间右心房、右心室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和舒张早期(E、A峰)、A/E值以及右心室Tei指数差异。结果肺心病组患者RA[(5.42±0.71)cm vs(3.48±0.28)cm]、RV[(3.84±0.35)cm vs(1.79±0.21)cm]和MPAP[(31.46±4.56)mm Hg vs(20.32±3.15)mm 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5、-3.452、-3.156,P<0.05)。肺心病组A/E值[(1.42±0.42)vs(0.94±0.26)]以及Tei指数[(0.69±0.15)vs(0.35±0.08)]明显升高而EF[(0.49±0.05)vs(0.68±0.14)]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4、-7.546、4.672,P<0.05)。结论Tei指数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敏感指标,方法简单,在基层医院即可实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胡玉藏倪文璐刘春节孙东莹吴俊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利伐沙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