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修辞立其诚”——当前中国语言生活之圭臬被引量:1
- 2015年
- 一、引言
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带动下,我们的生活模式也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表现之一便是人际交往的需求大大增强、方式渐趋多样——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的;面对面的、隔空喊话的等。我们的交际行为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的复杂局面。
- 刘光婷李琴
- 关键词:修辞立其诚语言生活潜移默化人际交往
- 试析上古汉语*sP-类复声母的演变
- 2012年
- 通过对汉语唇齿通转材料、民族语言的语音演变情况和汉藏语同源词比较等材料分析,可以推论上古汉语*sP-类复声母的字,在塞擦音产生之前主要与擦音心母谐声。之后*sP-的s词头慢慢弱化并最终失去,受短元音复化影响,这类字中古时大多演变为三等唇音字,并具有重纽四等特征。
- 李琴
- 关键词:上古汉语语音演变复声母塞擦音同源词汉藏语
- ~*sK-类复声母的构拟分析
- 2020年
- 喉音齿音的谐声不符合谐声规则。学者倾向于认为它和上古*sK-类复声母有关,郑张尚芳和潘悟云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sQ-类。这类复声母在中古演变为齿音。*sK-与*sQ-类结合能对应与喉音谐声的全部齿音。
- 李琴
- 关键词:复声母
- 《人在囧途》中方言和时代流行语的恰当运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人在囧途》中角色语言表达方式的一大特点是对方言和时代流行语的运用捌哉饬街钟镅员泶镄?式把握得较为到位。方言表达符合社会情境和人物身份特征,方言味道处理得较为适中。片中所出现的流行语也是富有时代特色且被当前社会交际所接受和理解的。这些表达有助于营建一种充满时代感的真实社会情境,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增强影片的喜剧效果。
- 李琴
- 关键词:《人在囧途》方言
- 安新事理谚的白洋淀淀域文化内涵探析
- 2018年
- 安新地处雄安新区,它拥有白洋淀85%的淀面。安新人民鲜明的淀域生活特色透过安新谚语这面镜子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辉。文章研究搜集梳理了安新事理谚语百余条,从中择取典型谚条,体味其深刻的寓意与隽永的韵味,解读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淀域文化特色。
- 张莉李琴
-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
- 从喉唇通转看上古汉语Kw->P-音变
- 2016年
- 一、喉唇通转现象
中古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可分为唇齿舌牙喉五类。相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一般会发生谐声现象。一个谐声系列,声母"假如不是完全相同(通常皆然),则大多数也是同部位的音"(高本汉1972)。据此高本汉(1923)、董同龢(1948)、陆志韦(1947)归纳出若干上古声母谐声原则,至李方桂(1980)则精简为两条:"上古相同发音部位的塞音互谐;上古舌尖塞擦音或擦音互谐,不跟舌尖塞音互谐。
- 李琴
- 关键词:KW上古汉语发音部位
- 试析李方桂邪母上古音构拟的“同一标准双重构拟”问题
- 2012年
- 李方桂的邪母上古音复声母构拟是其上古音声母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之一。以往的邪母音多被构拟为单声母,例如高本汉(1972)的*dz-。王力(1958,1985)、陆志韦(1947)、董同稣(1948)的*z-,但是单声母构拟并不能圆满解释邪母的复杂谐声情况,而且也不能解释汉藏语同源词的比较和梵汉对音证据。上世纪60年代蒲立本(1999)最先将邪母构拟为复声母,提出了*sOi-〉zOi-〉zj-=zj-的演变,将邪母和s头及喻四联系起来。李方桂(1980)则在他的研究基础上,
- 李琴
- 关键词:构拟复声母梵汉对音
- 新版《红楼梦》中“靸”音之误
- 2011年
-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第22集,宝玉冒雨探望黛玉。剧中宝玉的穿戴由旁白念出。其中“鞍着蝴蝶落花鞋”一句中的“靸”字,旁白念为ji。此音有误,应读为sa。
- 李琴
-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宝玉旁白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