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贞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图
  • 3篇脑电
  • 3篇脑电图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房颤
  • 1篇定量脑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检...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检查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患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室结构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机构

  • 6篇中山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李玉贞
  • 2篇高梅
  • 2篇黎小玲
  • 1篇蔡娴珊
  • 1篇刘星辰
  • 1篇吴浩堂
  • 1篇罗伟权
  • 1篇刘娟娟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二维斑点追踪联合实时三维超声评价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2D-STI)联合实时三维超声(RT-3DE)在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中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行2D-STI联合RT-3DE检查。比较两组左右心室结构、功能变化,并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左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左室四腔、三腔、两腔心切面长轴应变、左室平均长轴应变值、右室整体长轴应变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RVEDV)、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RVESV)高于对照组,左右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RVSV)、左右心室射血分数(LVEF、R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VEDV、LVESV与左心室2D-STI参数呈负相关(r值=-0.652、-0.678,P值均<0.05);LVSV、LVEF与左心室2D-STI参数呈正相关(r值=0.668、0.711,P值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VEDV、RVESV与右心室2D-STI参数呈负相关(r值=-0.685、-0.694,P值均<0.05);RVSV、RVEF与右心室2D-STI参数正相关(r值=0.702、0.699,P值均<0.05)。结论:2D-STI联合RT-3DE可评估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且2D-STI参数与RT-3DE参数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及评估病情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吴浩堂罗伟权刘娟娟李玉贞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二维斑点追踪实时三维超声左右心室功能
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脑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脑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87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定量脑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溶栓前后的脑电图功率比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溶栓治疗前,两组的功率比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试验组功率比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 h、7 d的功率比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24 h,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脑电图能准确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功能的变化情况,其反应时间早于NIHSS量表,建议首选定量脑电图。
李玉贞蔡娴珊刘星辰徐雨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定量脑电图静脉溶栓脑功能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54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及Lorenz-R-R散点图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54例房颤患者中房颤伴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88例,非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66例;II°房室阻滞患者最长RR间期为3.07±0.55s,明显高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RR间期2.33±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为63.16±10.34次/分,明显低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心室率74.73±8.12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诊断房颤伴II°房室阻滞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散点图在应用于房颤伴II°房室阻滞方面的诊断时,能够产生特征明显的图像,分布均匀的条带,无明显下界,有明显上界,条带宽度一致;88例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散点图符合该图形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散点分布图共同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病人来说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玉贞黎小玲林楚欣徐雨菲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房颤二度房室阻滞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与同龄青少年脑电图的对比研究
2019年
目的:对比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与同龄青少年脑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科及保健科行脑电图检查的青少年拳击运动员73例及同龄健康体检青少年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拳击运动员组(n=73)及同龄普通正常组(n=64),对比两组脑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拳击运动员组脑电图α指数(枕区)范围<50%、51-69%运动员例数均显著少于同龄普通正常组,而70%以上运动员例数均显著多于同龄普通正常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拳击运动员组及同龄普通正常组波率及波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组中10例在HV试验后发生慢波,这提示此10例拳击运动员脑机能欠稳定。同龄普通正常组青少年在HV试验后无发生慢波,两组HV试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脑电图检查结果在脑电图α指数(枕区)、HV试验等方面与同龄青少年具有明显差异,为评估拳击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及更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李玉贞黄小敏徐雨菲高梅
关键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脑电图特征
高热惊厥患儿的危险因素与其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小儿热性惊厥发病年龄、症状、脑电图表现及小儿热性惊厥CT结果,区分单纯性高热惊厥和痫性高热惊厥,并结合CT或者MRI结果判断复杂性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痫性高热惊厥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549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数据资料,从特征上结合惊厥发作的次数、发作的年龄、发作持续的时间等因素判断患者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及癫痫可能性大小。结果有家族史,发作时体温>40℃,发作次数>2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的共有89例,脑电图显示均为轻度或中度异常,脑电图阳性检出率为16.21%。结论高热惊厥的发作频次、高热惊厥持续的时间、患者存在癫痫家族史与否和出现高热惊厥对应的年龄等作为影响高热惊厥脑电图的重要因素,有高危因素时注意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能提高痫性检出率。处理高热惊厥患者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危因素可提高发现异常患儿的机率并能作出妥善的治疗。
李玉贞黄小敏徐雨菲高梅
关键词:高热惊厥脑电图影响因素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分别设为常规组和动态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检出阳性23例(57.5%),动态组患者检出阳性29例(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患者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室性上速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检出率,能够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频率,冠脉缺血状况等进行详细检测,更加准确、精细的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监测,优势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林楚欣黎小玲李玉贞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